手工壶、手拉壶、灌浆壶……细数紫砂壶的成型工艺

模具壶就是壶身、壶盖、壶纽、壶把、壶嘴,其中有部分是借助模具成型的。有很多壶形设计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基本上大多数都是要借助模具采用半手工工艺制作。由于手拉胚壶成本很低,生产效率很高,产量非常大,所以在市面上看到大量的“紫砂壶”仅售几十元就并不奇怪了。店铺或者艺人的人格很重要,能不能只做传统工艺的紫砂壶。

紫砂壶成型传统工艺

1. 石膏模具壶:也叫半手工壶

模具壶就是壶身、壶盖、壶纽、壶把、壶嘴,其中有部分是借助模具成型的。有很多壶形(如各种筋纹器、鱼化龙等)设计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基本上大多数都是要借助模具采用半手工工艺制作。

也需要拍身筒将大致拍好的身筒放入模具

用工具把里面已经大致拍好的身筒抵靠模具内壁并修饰规整,挡胚。


姚志源制丹柿壶

2.全手工壶:

手工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种包饺子、包元宵的的手法。紫砂陶艺高超的手工制作技巧让观者无不惊叹,当看了工艺师们为了做好每一款作品而积累起来的整箱整盒的塑胶、角铁、木、竹、陶质各式工具时,就更能想像从事此工作的艰辛。一名有成就的艺师,必须兼有竹、木、铁工的基础技能,制作的工具不仅得心应手,还要外形美观。一般辅助性的模具也是自己动手。(例如:虚驼,囊只)

手工壶壶身的成型方法:

“打身筒”成型法(用于圆形壶身):先将练好的熟泥 开成一定宽度、厚度、长度的“泥路丝”,在把这些泥路丝打成符合所制器皿要求的泥条和泥片,用距车等工具划出泥条的宽度,旋出口、底、以及围片,然后把围片粘贴在转盘的正中,把泥条沿着围片围好,圈接成一个泥筒,再以左手衬托在圆筒内,以右手用薄木拍子,拍打成型。

“镶身筒”成型法(用于方形壶身):先把方形泥块打成泥片,按产品要求的尺寸配制样板,依样板裁切泥片,把裁切好的泥片,按器皿型制规格要求用脂泥粘贴、镶接成型。手工成型的关键在于泥胚成型技巧的规范恰到好处及表面的精细加工。精细的刮平修正,可以使器形结构更加严谨,轮廓线条分明得体,达到珠圆玉润、浑然一体的制作要求。


徐达明全手工制石瓢壶

紫砂壶成型非传统工艺

1.手拉壶

手工拉坯法(或叫轮制法)是制陶工艺的名称,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将可塑的泥坯拉制成各种形状,然后配上壶嘴、壶把(均为灌浆制作),晾干后进,最后入窑烧制一遍便可。因为轮盘在转动过程中,离心力会拉破坯体,所以这种成型技法不适应真正的紫砂泥,一定要加入高岭土等陶泥或化工泥代替紫砂泥料,以增加泥料的延展性。手拉胚壶一个人一天可以拉200~300个。由于手拉胚壶成本很低,生产效率很高,产量非常大,所以在市面上看到大量的“紫砂壶”仅售几十元就并不奇怪了。


何燕萍制润泽壶(木石刻绘)

2. 机车壶

是一种机械性地车刮成型,用一坨泥巴放置在特制的模具内,利用辘轳车刀旋转惯性车出坯件,再人工装嘴、把以及细节处的修整。根据后期的加工程序能划分出几个档次。

3.灌浆壶

顾名思义,把泥巴浆灌到模具里面,泥巴干了,可成壶,成杯,成雕塑,成花盆,成酒瓶等等,适宜大批量生产,成品率极高,若用心修胚,每把壶都能做的非常完美,但工艺价值极低。

以上这些成型方法对于刚入门的壶友来说很难区分。都说一分钱一分货,但对于初入门的壶友来说,花了大价钱并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手工壶,买之前一定要多去了解。店铺或者艺人的人格很重要,能不能只做传统工艺的紫砂壶。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