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PET-CT检查并不是胃癌诊断的唯一方法

PET/CT检查的话,近年来,常被应用于胃癌的诊断当中去,所以导致了很多人觉得胃癌必须要进行PET/CT检查,可是PET/CT真的是“查癌神器”吗?另外,PET/CT检查在胃癌方面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在胃癌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胃癌疗效的评价等方面。

PET/CT检查的话,近年来,常被应用于胃癌的诊断当中去,所以导致了很多人觉得胃癌必须要进行PET/CT检查,可是PET/CT真的是“查癌神器” 吗?

专家表示:在进行PET/CT检查前,我们要先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1、PET/CT的检查恶性肿瘤原理是什么?

恶性肿瘤可怕之处在于肿瘤细胞在体内无限制的增殖,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多,不断掠夺摄取体内的营养。葡萄糖是供应其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要远高于其它正常组织。而PET/CT检查就是根据这个特点,用经过标记的葡萄FDG作为显像剂注射到体内,让其浓聚,从而在图像中呈现出明亮的点,就是 PET在肿瘤诊断中主要依据。胃癌也同样如此。PET/CT是将PET的功能代谢信息与CT的解剖定位结合到一起,来进行肿瘤诊断。

2、PET/CT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初诊胃癌的患者而言,PET/CT主要作用在于明确肿瘤的范围,特别是有无远处转移,包括治疗前后。它与我们平时的多排螺旋CT的作用类似。但它们都不能取代胃镜来诊断胃癌。胃癌的诊断金标准是病理检查,也就是通过胃镜来取组织活检。这一点需要明确。

那么,PET/CT在判断肿瘤的范围,判断肿瘤早晚期方面,和多排螺旋增强CT相比,有何优劣呢?

PET/CT优点是全身检查,比较全面,可以发现一些微小隐匿的病灶。尤其对于罕见的远处转移病变较有价值。但缺点也很明显,除了价格昂贵(是一般胸腹盆CT检查价格的3-5倍),其显像剂具有放射性(有一定的辐射风险)之外,对于胃癌而言,PET/CT有其本身固有的缺陷。

在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以及弥漫性胃癌等诊断方面,由于它们对FDG摄取率低,PET检出率有时甚至不到50%。而我国的胃癌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弥漫性胃癌。此外还有一点,像胃炎、胃溃疡或正常的为组织,也会不同程度的对FDG进行摄取,从而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的结果,易误诊。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多数单位在做PET/CT检查时,为减少辐射,提供的CT 都是平扫的结果,然后在手术前,又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来判断肿瘤的具体情况。

总的来说,胃癌诊断,不要盲目的进行PET/CT检查,因为像胃癌的话,它的发病部位主要是在淋巴结,腹膜,肝脏、胸腔等部分,一般通过增强CT扫描就可以初步诊断,或者需要手术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腹腔镜及脱落细胞学来进一步检查,诊断的结果也是比较准确的,所以不一定就要PET/CT检查。另外,PET/CT检查在胃癌方面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在胃癌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胃癌疗效的评价等方面。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