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怎么检查确诊? 这个检查最常用

当肝病患者一旦出现肝硬化情况,提示患者的肝脏病变已进入较为严重的程度。而早期的肝硬化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病情恢复的机率较大。因此,对于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应定期做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肝硬化。那么,肝硬化怎么检查?因此,用B超检查肝硬化也是最常见的!在肝硬化早期时,B超检查可发现肝肿大,肝回声显示增强、增粗。

肝硬化怎么检查确诊?当肝病患者一旦出现肝硬化情况,提示患者的肝脏病变已进入较为严重的程度。而早期的肝硬化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病情恢复的机率较大。因此,对于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应定期做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肝硬化。那么,肝硬化怎么检查?下文中将为大家解答。

确诊肝硬化 B超诊断最常用

B超是影像学检查,能反应脏器的形态、大小及密度改变,B超检查不但能早期发现肝癌,而且能够了解乙肝后期肝脏形态及密度的改变,提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因此,用B超检查肝硬化也是最常见的!

在肝硬化早期时,B超检查可发现肝肿大,肝回声显示增强、增粗。一旦发展到晚期,门静脉内径增宽大于13毫米,脾静脉增宽大于8毫米,脾增厚,肝缩小,肝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常伴有腹水。

B超下肝硬化四种情况:

1、B超显示肝包膜、边角变化:肝包膜增厚,失去光滑的纤维亮线.回声增强,厚薄不均,肝边缘角变钝或不规则。

2、B超显示肝外形的变化:肝硬化时肝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小结节状,合并肝腹水时更清晰;肝横切面失去楔形,矢状面不呈三角形,似椭圆形。

3、B超显示肝内外血管变化:肝硬化早期改变不显著,肝硬化后期可见肝内血管粗细不均匀,扭曲、紊乱,甚至因为血管闭塞而不能显示。肝静脉变化尤为明显,表现为主干变细,分支狭窄。

4、B超显示肝脏位置变化:肝右叶上、下径变短,肋问厚度变窄右肋下斜径不易测得。肝左叶代偿肥大,致右侧腋前线较正常位置抬高。

除了B超检查外,临床上还可以通过CT检查、心肺透视、肝功能的检查、甲胎蛋白检查等方法来确诊肝硬化!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对病情稳定的肝硬化患者来说,定期检查时间应做到:临床无症状者,1至1年半检查1次;有肝区不适、乏力等症状者,半年至1年检查1次;怀疑肝硬化、癌变者,1个月检查1次。

在定期检查时,出现异常后,应该积极治疗,以免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导致了病情的恶化。除此之外,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除了治疗外,家属应重视患者的生活护理,这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最好的方法之一。

如何才能科学合理护理肝硬化病人?

1、合理应用蛋白质: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总热能的15%,特别应保证一定数量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包质、豆制品等的供给。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多的补充,一旦过量容易引起肝昏迷现象。对腹水患者尤其要注意。

2、限制盐与钠的摄入:当有水肿或轻度腹水的病人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摄入的盐量不超过3克;严重水肿时宜用无盐饮食,钠应限制在500毫克左右。禁食含钠较多的食物。做各种菜肴时,先不放盐或酱油,当把菜炒熟时最后放盐或酱油,或者炒熟后再放醋、酱油、盐吃。这样既有味道,又限制了钠盐的摄入。其他含钠较高的食品,如海产品、火腿、松花蛋、肉松等也应严格控制。每日进水量应限制在1000毫升~1500毫升。

3、保持良好的心态:每天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情,要对治疗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不要轻易动怒,大动肝火,容易造成肝气淤积,对病情很不利,还会大大增加治疗难度。

最后,肝硬化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注意多休息,平时还应适当的进行身体锻炼,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