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拍片还不够 医学影像还应了解这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放射科(X光科)已发展成为当今的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是一种逆问题的推论演算,即成因(活体组织的特性)是经由结果(观测影像信号)反推而来。影像检查作为现今参考比重很大的一项检查,在进行体检等常规检查或者某些病症的针对性检查时,对医学影像有一些了解是很必要的。

医学影像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除去异物

当你打算进医学影像科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除拍摄部位的一切异物,以防止异物伪影阻碍影像诊断。比如,你做胸部X线检查前,就要去除项链、玉佩,以及纽扣、拉链、胸罩,甚至带有油漆字、画的衣物都得去除。同理,拍摄骨盆时要去除项链、纽扣、皮带。如果是进行磁共振检查,这些金属异物不仅能严重影响影像质量,而且检查时金属异物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灼伤你的肌肤。因此,做医学影像检查时最好穿棉质服装。衣服以白色为佳,切忌黑色或深灰色,以便医生为你对摄影中心线。

2、空腹前往

有的医学影像检查在做之前不能吃喝,如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以及PET/CT、DSA检查。此外,怀疑有肠梗阻、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及做CT血管成像或怀疑结石存在者,做检查前也要做到不吃不喝。还有的患者检查前非但不能进食,而且还要喝泻药,或从肛门灌肠,把肠内的粪渣排空,这叫肠道准备,避免影响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或影响钡剂灌肠的效果。在进行腹部X线平片拍摄时,当肠腔有气体影响诊断或怀疑有粪石时,也得进行肠道准备。

3、吃饱喝足

另外,也有一些医学影像检查需要吃饱喝足才能进行。例如,腹部的CT检查,喝水的多少以及时间都很有讲究。上腹部CT检查时,就得喝稀释的造影剂300毫升,且喝完后片刻即可进行检查。而对肾脏进行CT检查时,分次喝水的量累计达800毫升,且要等20分钟方可进行检查。做前列腺、膀胱及妇科超声检查时也需要多喝水,且使膀胱充盈后方可进行检查。

4、注意次序

也正是因为有一些检查需要吃饱喝足,而另一些检查又需要空腹进行,因此同时做这些医学影像检查时是有先后顺序的。通常,不吃、不喝、不打针的检查可优先进行,而需要吃、喝甚至打针的就得放在之后进行。否则,检查次序一旦反了,先做了本应在后面做的检查,那本应前面做的检查就得等上一周才能进行。

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项目

X线透视

传统地讲,X线检查就是透视和拍片。透视有胸部透视、腹部透视以及透环(妇科)。由于做该项检查后不能留下任何可供医学诊治的依据,加之其清晰度欠佳,因此,随着循证医学的开展,透视在临床上已逐步被淘汰。目前为患者做透视检查主要是为了动态地观察其心脏、大血管,以及病灶与肺部之间的关系:通过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和钡灌肠检查来观察患者胃肠道的蠕动情况。而介入血管造影则是通过透视来观察患者所插导管、导丝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此外,想为患者从体内取出异物或为骨折患者做复位治疗时,也可以借助于X线透视检查。

X线拍片

X线拍片和X线透视有所不同,拍片检查的结果要比透视更准确,它可以对患者从头部到脚部的骨骼进行拍摄,从而可判断其是否有骨折、炎症、结核、肿瘤等。此外,通过拍片还可以观察人的骨龄,以判断其究竟能长多高。在临床上,可以拍摄患者的头颅正侧位片、四肢正侧位片、颈胸腰椎正侧位片、骨盆正位片等。由于x线拍片检查缺乏动态观察的优势,因此,对拍过X线片的患者还要定期进行复查。

上述两种检查手段均是因为骨骼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部分X线,从而在照片上可形成骨骼与其他组织的密度差,出现良好的对比,使我们能看清患者的解剖结构,从而有助于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同理,对怀疑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对其做腹部平片检查。目前,传统的胶片X线摄影也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照相一样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进而出现了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尽管名称变了,但其检查的内容没有改变,所不同的是后两种检查手段比原来多了一个后处理功能,可以人为地通过对所拍摄部位的亮度、对比度的调节使摄影效果更佳,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或减少检查上出现的失误。然而,人体的大部分组织是由软组织构成的,要想通过X线看清其结构,就必须有对比才行。拍胸片就是利用自然对比的最佳佐证,通过人们呼吸的气体衬托出肋骨、心脏和血管的影像,甚至能把病变部位也展示无疑。通过给患者拍胸片可以了解其胸部有无骨折,肿瘤、炎症、结核以及畸形等。此外,在拍腹部平片时也可以利用这种自然对比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肠梗阻、肠穿孔等疾病。

X线造影

如果在检查中没有自然对比,就要人为地给人体的相关部位注入可使该部位与周围组织形成一定密度差的对比剂,然后再利用X线进行检查,这就是X线造影检查。高于软组织密度的对比剂为阳性对比剂,低于软组织密度的对比剂为阴性对比剂。就拿前面所说的泌尿系统结石来讲,能正常显影的是阳性结石,而不能正常显影的是阴性结石。对于阴性结石一般要通过给患者做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必要时可做逆行尿路造影检查)来确诊,而做肾盂造影检查则先要向患者的体内注入对比剂,利用对比剂的充盈缺损情况间接地判断患者的体内是否有结石。对胆囊结石患者也可做X线造影检查。

消化道钡餐检查

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做X线检查,是通过给患者口服阴性对比剂(产气粉)和阳性对比剂(钡剂),来达到显影的目的,这种检查就叫消化道钡餐检查。例如:做食道钡透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鱼刺卡在食管上、是否患有食道癌和食道静脉曲张等疾病。做这种检查时,若沿着食管往下看,可以看到患者胃的形态及蠕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溃疡、癌症等。此外,还可以看到患者十二指肠的肠管是否扩大,以此可以间接地判断其有无患胰头癌的可能。如果做结肠和直肠检查则可以从患者的肛门向上灌注气体和钡剂,通过气钡双重造影对患者的下消化道做出有无疾病的诊断。此外,对一些患有消化道瘘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注射碘化油或泛影葡胺来显示其瘘道的开口与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上面的所有检查手段均是通过间接的影像检查对患者的疾病做出诊断的,而要想直接对患者做出诊断只有通过介入检查方能将病变看得清清楚楚。这里面包括直接穿刺活检和通过血管接近病变部位,然后取一些组织或体液进行活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就是后一种检查手段。该项检查是通过患者的血管将导管、导丝插到接近病变的部位,再朝内注入对比剂来显示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情况,然后再通过导管把药物直接注入其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还可以通过对患者做旋转式DSA检查,以立体地显示其血管的形态和结构等。

CT检查

人体呈三维结构,若将其在二维的照片上显示,免不了会使人体前后或上下的组织结构发生重叠,不利于病灶的检出。自从有了CT以后,便可以对患者进行三维的检查和诊断了,更主要的是可以利用CT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使病灶清晰地显示出来。在做CT检查时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身体的横断面扫描。和X线检查一样,通过CT机可以对人体从头到脚进行检查,这也叫CT平扫,如头颅平扫、胸部平扫、腹部平扫、椎体平扫等。一旦发现患者的身体上有较小的病灶,或是为了更好地看清病灶的结构特征,就要对病灶部位进行薄层扫描。有时为了明确诊断,还可以往患者的血管内注入对比剂后再进行扫描,这叫做CT增强检查。如果这样做还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在造影后延迟一段时间再对患者进行CT扫描,以观察扫描结果有没有变化,这叫做延迟扫描检查。此外,为了发现病灶,可以对患者身体的一段或一个部位进行进床式动态扫描;为了研究病灶的性质,可以对患者身体的同一层面进行动态扫描检查,这叫做灌注成像检查。为了能看清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结构关系,还可以在对患者进行薄层扫描及增强扫描之后,通过后处理对其进行三维重建,以立体地显示患者的病灶及其周围结构。而CT仿真内窥镜检查甚至还可以看到患者肠道内的情况。

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相似,说它们相似是因为这两种检查的基础都是一种断面解剖成像,但其原理却与CT大相径庭。磁共振检查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成像检查,其密度分辨率比CT的分辨率更高。通过磁共振检查可以看见患者的软组织影,尤其是对患者的颅脑、脊髓、心脏、大血管及肌肉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甚至通过横断面、矢断面、冠状面以及任意斜面还可以对患者身体的组织结构进行三维观察。在临床上,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可用于脑缺血、脑梗死的诊断,特别是常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主要用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以及心脏、肝脏和肾脏病变的诊断及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临床上也可以通过磁共振的仿内窥镜检查观察患者肠道内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胰胆管造影、尿路成像检查等。

超声检查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实践的发展,超声诊断的范围正在逐步向全身各个系统扩展。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观察其心脏有无先天性疾病、有无瓣膜病、有无肿瘤及血栓等循环系统疾病,可观察其腹部中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和肾脏的异常改变,可观察其盆腔中卵巢、子宫、前列腺和膀胱的异常改变,可观察其乳腺、甲状腺的异常改变。此外,超声检查还可用于观察早、中、晚期妊娠的胎儿发育及胎盘和脐带等情况。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是通过各种示踪剂观察人体相应器官的浓聚情况,以判断其心肌的血流灌注、氧耗量、葡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等情况。这种检查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也具有优势,如甲状腺、肾上腺和甲状旁腺的功能测定等。通过核医学检查既可对人体进行局部及全身的检查,还可根据各类不同的设备(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机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机)对人体进行相应的检查。目前在临床上,核医学检查几乎可以应用于人体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尤其对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已成为当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