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什么?头颅磁共振检查的作用

在各种头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常常少不了头颅核磁共振。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较CT更为敏感,具有多方向切层、多参数成像的特点,能更精确的现实病变位置、范围大小及组织学特性,是发现脑内部结构病变的首选方法,但价格较为昂贵,根据相关调查显示:CT检查的异常率在59.1%,对头颅检查来说核磁共振的检查更为明确。核磁共振显示脑瘫病灶的敏感性为95%。

在各种头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常常少不了头颅核磁共振。那么,头颅核磁共振它可以检查出哪些疾病呢?头颅核磁共振的作用是什么?对比头颅CT,它的优势在哪?

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1、磁共振头颅可检查血管疾病,如脑缺血,脑梗塞,脑出血,血管畸形等;

2、可检查肿瘤病变,如良性囊肿,垂体瘤,脑膜瘤;恶性,胶质瘤,脑转移瘤等;

3、可检查头外伤,如脑挫裂伤等;

4、可检查鼻窦占位,鼻窦炎症。

头颅磁共振检查的作用

脑部MRI常规采用横断面,根据需要再选择冠面或(和)矢状面扫描作为补充;为观察脑中线和后颅窝病变,矢状面扫描十分重要。层面厚度一般为8~10mm,特殊部位和垂体和内耳道层厚用5mm或更薄。脊柱MRI一般以矢状面扫描为基础,能比较全面地显示脊柱顺列。椎弓、椎间盘和脊髓的解剖结构与病变细节,辅以病变区横断面扫描,以观察脊髓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三维关系,有时也取冠状面扫描。矢状面和横断面的层厚分别为3~5mm和5~8mm为适宜,薄层扫描可提高信噪比和清晰度。

核磁共振比脑CT更精确

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较CT更为敏感,具有多方向切层、多参数成像的特点,能更精确的现实病变位置、范围大小及组织学特性,是发现脑内部结构病变的首选方法,但价格较为昂贵,根据相关调查显示:CT检查的异常率在59.1%,对头颅检查来说核磁共振的检查更为明确。核磁共振显示脑瘫病灶的敏感性为95%。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