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射线只有危害吗?专家揭秘核射线如何治疗疾病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影响人类的核辐射主要有三种,即α、β、γ射线。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组成的粒子流。其内照射的危害也比α射线小。核医学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射线,进行研究、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分支,它的发展有赖于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探测设备。

提到“核辐射”,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1945年发生在日本广岛、长崎那场核战争,但真正使人们对“核”进入恐慌状态,谈“核”色变的还是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引起的核泄漏事件的发生。“核辐射”是什么?其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核医学科,探秘核元素的“温情”一面吧!

“核辐射”是什么?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影响人类的核辐射主要有三种,即α、β、γ射线。

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组成的粒子流。它质量大且带电荷多,但穿透物质的能力弱,射程也短,只要用一张普通的纸就能挡住。但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危害性很大的内照射,因此在防护上要特别防止α发射体进入人体内。

β射线是由高速电子组成。与α射线相比它有较大的穿透力,能穿透皮肤的角质层而使活组织受到损伤,但它很容易被有机玻璃、塑料或铝板等材料所屏蔽。其内照射的危害也比α射线小。

γ射线与X射线类似,也是由看不见的光子组成的。它的穿透力最强,能穿透一米多厚的水泥墙,一个能量为1MeV的γ射线就足以穿透人体。因此在外照射的防护中对γ射线的防护最重要。但由于γ射线是不带电的光子,它不能直接引起电离,所以它对人体内照射的危害要比α、β射线都小。

“核医学”是什么?

核辐射具有杀伤细胞、摧毁物体的巨大能量,但科学合理地应用它,却可以成为医治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的“利器”。

由于辐射剂量的巨大差异,核医学相比核武器对人类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就如同样是降雨,核武器就像具有极大破坏力的冰雹、飓风,只会给大地和人类带来灾难,而核医学则如春季里的绵绵春雨,催发了大地的无限生机。

那么,“核医学”是什么?

核医学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射线,进行研究、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分支,它的发展有赖于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探测设备。

核医学包括实验核医学(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和临床核医学(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两部份。

临床核医学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诊断核医学一般分为体内、体外两个部分。体内诊断,即用ECT、PET/CT探测诊断性放射性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继而产生各种图像,为临床诊断作参考;体外诊断,也就是标记免疫分析,它利用各种物质(包括放射性或稳定性的同位素等),测量人体内一些微量成分如激素、肿瘤标志物等,为临床诊断作参考。

治疗核医学亦分为体内、体外两个部分。体内治疗,即利用能浓聚在病变部位的治疗性放射性药物(包括粒子)发出来的射线,以此消灭病变细胞。体外治疗,则是用放射性物质与皮肤、黏膜的近距离接触,对局部病变组织进行照射治疗。要强调的是,体外诊疗时,放射性药物是不进入体内的。

“核射线”治疗疾病的秘密

“核”治疗是一种应用核射线杀伤、破坏病变癌变细胞组织的新颖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将含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引入体内,这种药物能聚集在病变组织内,发出一种射线来杀伤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其含放射性核素的药物用量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可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应用放射性核素——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简称“甲癌”)。

用于“核”治疗的131碘可发出两种射线,一种是β射线,一种是γ射线。通过131碘的β射线将病变甲状腺组织或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灶组织有效破坏,等于进行一次“无刀手术”,既简便经济,又安全无创伤。对于甲亢患者一次服药治愈率可达80%以上,而对于甲癌患者可明显降低术后的复发率和疾病持续,使长期生存率由70%提高到90%。

另外131碘的γ射线可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全身转移灶显像,从而进一步评估患者病情及预估131碘治疗效果。

“核”治疗病房探秘

但是,因为γ射线穿透性非常强,甲癌患者服药后体内γ射线的射程可达20多米,且普通的墙壁对它不起任何作用,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待在特殊的防护病房,这种病房能最大限度防止放射性药物对公众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患者及家属也是一个有效的保护。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核医学科于2008年7月在广东省率先开设了正规放射性核素防护病房,这使该科在大剂量放射性碘治疗甲癌方面处于华南地区领先水平,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年甲癌门诊病人超万人次。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核医学病区设有三个区:无活性区、活性区和高活性区。三区之间有严格的分界和过渡通道。

核医学特殊防护病房位于活性区,其分普通病房和特殊病房,前者剂量在10-30mci,后者剂量在30mci以上,它们均经过了专业设计,既体现了人性化关怀,又能达到最大限度的防护。

特殊防护病房的墙壁、天花板都采用足够厚度的铅板建造,门为铅门,窗户采用特定的铅玻璃,每间病房均设电话、电视机、网线、抽风机、独立卫生间等。为免患者孤单寂寞,病房进门处还创新性地设置了半道屏蔽墙,患者家人可以隔着墙陪患者一起看电视聊天。

病区地下设有专门的排污管路,患者的生活废水和排泄物先经过专门的废水处理系统和净水系统处理后,取样监测合格后方可排入公共下水道。

无活性区为医、护人员工作场所,高活性区为放射性核素储存、分装场所。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核医学科不仅拥有正规特殊防护病房治疗甲癌,对于131碘治疗甲亢、89锶或云克治疗骨转移瘤、云克治疗突眼、类风湿关节炎及骨质疏松、核素治疗小儿表皮血管瘤及疤痕疙瘩等方面也已形成了一定的治疗规模。

老资料网(www.laoziliao.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欧阳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核医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分化型甲癌和Graves甲亢的131碘治疗。[详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