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

心电图几乎是所有心脏疾病都不能少的检查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心电图检查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一起来了解了解吧。症状发生的最初6~12小时,心电图可能尚无明显的改变,极少数病例甚至需2~3天后才出现有诊断意义的心肌梗塞图形。

急性心肌梗塞做心电图检查的临床作用是什么呢?心电图几乎是所有心脏疾病都不能少的检查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心电图检查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

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

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接下来,再来看看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塞有什么作用吧。

心电图检查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

症状发生的最初6~12小时,心电图可能尚无明显的改变,极少数病例甚至需2~3天后才出现有诊断意义的心肌梗塞图形。

心室间隔心肌梗塞:由于坏死的心肌在壁间未伸展到心外膜或心内膜面,也就是说梗塞区的周围都是正常心肌,故正常的除极不受影响,该区域的心外膜不出现异常Q波,损伤区绕行心肌坏死区周围,其损伤电流在各方面均等而相互抵消,故不出现ST段改变。T波向量是离开心外膜的,故可出现对称的倒置T波。偶尔,T波也可无变化。

在原有心肌梗塞的部位发现新的梗塞即再梗塞,新梗塞引起的QRS波群与T波改变,可部分或完全被外侧的旧梗塞遗留的改变所抵消,而不出现典型心肌梗塞图形。

小灶性心肌梗塞,可能仅表现为R波电压减低,而无病理性Q波,这是因为心肌坏死为非透壁性的。

前间壁心肌梗塞时,在V1~V3可表现为rS型(r波占时极短,所谓“线型r”)。此为中隔部未发生梗塞,初始0.01秒向量指向右前方,0.02秒转向左后方,此种情况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能确诊。

下壁心肌梗塞有时Ⅱ、Ⅲ、aVF导联无Q波,而是rS型(线型r),此r波系由中隔的除极向量指向右下方所致。

由此看来,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哦。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