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治疗糖尿病足

由于知觉缺失,患者很容易引起肢端皮肤的破损和溃疡,加上糖尿病患者多血液循环不良,导致溃疡难以愈合,且容易发生感染。国内的研究表明,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率高达17.3%。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足,从病因上解决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迅速恢复供血,为解决神经病变,治疗感染,使溃疡愈合,创造了基础,从而完全摆脱传统治疗无力的局面。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肢体疼痛、感觉减退、麻木、灼热、冰凉为特征。由于知觉缺失,患者很容易引起肢端皮肤的破损和溃疡,加上糖尿病患者多血液循环不良,导致溃疡难以愈合,且容易发生感染。最后,在神经病变基础上发生溃疡、感染加重、肢端坏死等,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国内的研究表明,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率高达17.3%。

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足患者,用些药物抗感染、局部清创就可以了。而病变严重者多伴有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单纯靠药物治疗就不行了,还得配合外科手术,比如清除坏死组织、血管搭桥,甚至截肢。外科手术创伤大,治疗风险高。

事实上,在神经和血管的关系中,神经系统就像血管的“指挥棒”,当患者受到创伤等“应激”刺激,腰交感神经会兴奋,使得下肢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而如果想办法控制住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血管也就能少受牵连了。

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足,从病因上解决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迅速恢复供血,为解决神经病变,治疗感染,使溃疡愈合,创造了基础,从而完全摆脱传统治疗无力的局面。通过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将整个下肢包括最远端的足底的小血管打通,使下肢血流自上而下完全畅通。保肢率比以往大大提高,给晚期糖尿病足患者带来了福音。

如今,微创介入技术使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利用微创技术,将特定的药物注射到交感神经上,可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循环,同时促进侧支循环,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使疼痛、麻木等症状逐步消失。根据病情的不同,还可以放置导管,进一步消除神经周围的炎症,增强疗效。由于该方法创伤小、见效快、安全有效,糖友只要感觉下肢麻木、发凉、疼痛等,都可尽早进行治疗。

除糖尿病足外,由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髂动脉、股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狭窄等外周血管病变,也可通过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