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比X光提早发现癌转移

核技术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就开始应用于医学领域,但由于人们对放射线普遍抱有恐惧心理,事实上,核医学检查的辐射比同类的X光、CT检查都要小,注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剂量极低,对受检者是绝对安全的。多器官的癌症会转移到骨骼,通过核医学的全身骨扫描,往往比X光提早2~6个月发现,因为核医学影像会监测到骨骼新陈代谢的微小变化。

核技术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就开始应用于医学领域,但由于人们对放射线普遍抱有恐惧心理,事实上,核医学检查的辐射比同类的X光、CT检查都要小,注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剂量极低,对受检者是绝对安全的。

核医学是什么?

核医学科就是用核医学的技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室。只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发达,核医学多半集中在大医院,小医院很少建有核医学科。

核医学科在诊断检查方面主要有血清激素水平检查、甲状腺扫描及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骨密度检查等;治疗方面主要是131I甲亢治疗和敷贴治疗等。其中一部分检查需要运用到放射性核素。提及放射性核素,一部分患者又会担心,放射性核素的辐射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射线对人的辐射无处不在:电视、电脑、移动电话甚至家里用的装潢材料都存在辐射。在医院,除了核医学检查,放射科的X线摄片、CT检查等也要接触射线。为获得诊断信息或治疗效果,核医学检查和治疗只需给予病人少量的放射性药物,由于剂量很小,在检查及治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只相当于X线诊断剂量,即只相当于作一次胸片,有时只是X线诊断剂量的几分之一。另外从“利益-风险”评价角度来说,病人所接受的小剂量辐射,相对于因此而获得对病症早期诊治的益处来讲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患者可以放心作核医学的检查和治疗。

核医学提早发现癌转移

X光、CT获得的是解剖学的影像,就像解剖开人体一样,看到某些组织病变的机构和形态,而核医学影像则反映出这些组织的功能有没有因为病变而改变,因为核素参与了人体功能活动的过程。

多器官的癌症会转移到骨骼,通过核医学的全身骨扫描,往往比X光提早2~6个月发现,因为核医学影像会监测到骨骼新陈代谢的微小变化。又例如,某些颅内肿瘤,核医学影像已经清楚看到病灶,有时CT图像却尚未看到。核医学影像观察到的中风改变也可以比X光提早2~10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