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可发现早期肿瘤

时下,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但多数患者仍对核磁共振检查“一头雾水”。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哪些疾病最有效呢?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关于核磁共振成像的知识你知道多少?下面让小编带你了解核磁共振成像。

时下,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但多数患者仍对核磁共振检查“一头雾水”。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哪些疾病最有效呢?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关于核磁共振成像的知识你知道多少?下面让小编带你了解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是什么?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目前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

哪些疑似病情建议进行磁共振检查?

专家介绍,核磁共振对颅脑、脊髓等疾病是目前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早期发现肿瘤、脑梗塞、脑出血、脑脓肿、脑囊虫症及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还能确定脑积水的种类及原因等。而针对危害中国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一大妇科疾患——乳腺癌,通过核磁共振精准筛查,可以帮助发现乳腺癌早期病灶;而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可以通过对头部及心脏等部位的核磁检查,在身体健康尚未发出红灯警讯前,早期发现心脏病、脑梗等高风险疾病隐患。

磁共振成像被认为是过去100年里世界最大的应用技术发明之一,但由于磁共振成像设备价格昂贵,加上检查一次的费用也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磁共振成像检查是普通CT检查费用的几倍,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因此目前我国医院里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并不多。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