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尽量避免X线透视检查 儿童X线检查的注意事项

当X线穿过人体被物质吸收时,将产生电离作用,这种电离辐射可造成人体细胞的抑制、损伤,甚至坏死。目前,儿童常见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摄片、造影以及CT检查等。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对会阴部进行遮盖,以免对性腺造成危害。

自从100多年前发现X线起,X线一直以其特殊的性能使医生能看到人体内部结构变化而为人类疾病的诊治服务。100多年来,X线设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简单的X线装置发展到数字化计算机化设备。虽然X线设备日新月异,但其基本原理仍然相同。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当X线穿过人体被物质吸收时,将产生电离作用,这种电离辐射可造成人体细胞的抑制、损伤,甚至坏死。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接受X线检查的小儿人数越来越多。目前,儿童常见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摄片、造影以及CT检查等。那么X线检查的剂量有到底有多大呢?据国内有关专家测得胸部正位摄片时肺接受的X线照射剂量为0.38毫戈瑞,约为造成人体损伤的单次最大接受剂量的1/20000,所以说,一次普通的X线摄片检查,对小儿的危害程度并不大,无需过多的担心。CT也是一种X线成像装置,同样也具有X线辐射损害,但严重得多。美国放射专家的研究声称一次CT检查所接受的X线辐射量大小相当于人们位于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中心2.5公里处接受的辐射量大小。从数字上来说,每当人们接受一次CT扫描,他们的身体将会增加0.08%的致癌比率。

过去一向被认为是体检很必要的X线胸透检查,成人检查一次所接受的X线剂量是普通摄片的20—30倍。而儿童因哭吵等不配合因素,医生为了能观察到病灶往往延长透视时间,其接受的X线剂量大大提高,甚至高于单次CT检查所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危害很明了,因此,儿童X线透视需慎用。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淘汰了该方法。少数仍在使用这一方法的国家,也都尽力降低使用率。前不久,国内不少辐射防护专家也一致呼吁:如果儿童过多接受X线辐射,可能埋下致癌的祸根,应尽快“叫停”儿童X线胸透检查。

X线透视检查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体有害,但不少儿童疾病的诊断又离不开它,如呼吸道异物等,必须在X线透视的观察下才能明确诊断。其它大多数的儿童疾病,大可不必使用X线透视。家长及医生们可不要图一时的快速方便和省几个钱,而选择该项检查。如果确因病情需要进行X线透视检查,一定要做好防护,检查时用铅皮保护生殖器、甲状腺、眼球等射线敏感的部位。

大家都知道预防接触X线检查危害很大,对胎儿发育影响很大。可是儿童进行检查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儿童x线检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该如何做检查呢?

到医院看病时,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医生会通知病人去做透视、造影、CT或磁共振检查。每到这时,不少人多少都会有点紧张,搞不清检查前和检查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了解检查的注意事项并做足准备,可有助于消除检查前后的紧张情绪。

1。放射防护:不必“谈X线色变”

大家都知道放射线对身体有害,所以有的人很害怕X线检查,但事实上不必“谈X线色变”。一般而言,医用X线只要合理应用,对身体影响不大。尽管如此,做检查时还是要尽量注意做好防护,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停留在检查室内,出门时要关好门,并尽量远离检查室。孕妇(尤其是怀孕三个月内)要避免X线检查,以免造成胎儿发育畸形。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对会阴部进行遮盖,以免对性腺造成危害。

2。查前准备:依检查项弄清注意事项

检查时要避免穿带有金属或其他装饰物的衣服,检查时须将这些东西去除,因为这些东西会给医生诊断疾病带来干扰,甚至造成误诊或漏诊。

一些特殊检查还会有相应的要求,比如进行胃肠造影或腹部做CT前不要服用含金属的药物(如钙片),检查当日不能进食早餐、饮水;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检查或钡灌肠时要服用泻药,以免肠内容物影响诊断。做完胃肠造影或钡灌肠者一周内不能做CT或磁共振检查,有神经刺激器、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金属瓣膜或体内有金属、磁性物植入史及早期妊娠的病人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前应除去项链、手表、计算器、磁卡、手机、活动假牙、假肢、义眼等。

另外,由于机器设备及检查目的不同,各家医院还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检查前要与医生进行沟通,做好充分准备。

3。报告处理:切记及时送给接诊医生

一般而言,透视者检查完即会有结果。CT、磁共振检查结果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出来,各家医院出报告时间不同,为方便患者就医,目前很多医院普通照片一般1小时即可出结果,疑难病例全科会诊后第二天上午出结果。

无论影像检查报告是否正常,建议最好能拿给医生看,因为影像报告正常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病,一些疾病早期影像检查是不能发现的,所以一定要将报告拿给接诊医生,看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总之,这些问题都应该注意的,要注意这些事项,这样才能不影响孩子的健康,不然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的。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