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小伤口 何以酿成大祸?

81岁的魏老太,患有糖尿病16年,脚后跟皮肤因长期干燥于2周前皲裂,并形成了一个小裂口。老太的性命虽然保住了,儿女们的心头,却一直有一个谜团:脚部小伤口,何以酿成大祸?针对存在的下肢缺血,早期进行治疗,包括放射科的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可以大大避免小伤口酿成大祸。

81岁的魏老太,患有糖尿病16年,脚后跟皮肤因长期干燥于2周前皲裂,并形成了一个小裂口。儿子因她感到疼痛为她贴了一块创口贴,没想到2天后,裂口不但没有愈合,还水汪汪的,周边还有点发红。儿子急忙在其伤口上涂抹了碘酒。可是,第四天后,魏老太的脚不仅没有愈合,还开始有点低烧。子女们意识到事情不妙,赶快把她送到医院急诊科。虽经过消炎对症治疗,体温得到了控制,但血糖居高不下,以往控制血糖的药物也失灵了,脚后跟的皮肤也开始发黑,还伴有恶臭味。经过超声、磁共振检查,她双下肢的主要动脉都出现了重度狭窄。虽经过大剂量抗生素、胰岛素等治疗,伤口局部辅以换药处理,但伤口发黑的范围却越来越大,最后为了保全生命,只得从膝关节以下截肢。老太的性命虽然保住了,儿女们的心头,却一直有一个谜团:脚部小伤口,何以酿成大祸?

像魏老太这种情况,属于较典型的糖尿病足,它是由于长期的糖尿病引起的下肢中小动脉的血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引起的缺血或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据统计,15%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这种并发症,其中10%~15%的患者会因此而截肢。年龄越大、糖尿病病史越长,发生糖尿病足的可能性越大,65岁以上,糖尿病病史越长达10年以上,则是高危人群。足部一旦出现小裂口常难以愈合。

小伤口难以愈合,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下肢中小动脉的血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引起的缺血。血循环不畅,新鲜的肉芽长不出来;血循环不畅,再好的药物也难以到达伤口帮助消炎。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富于糖份的伤口,也容易滋生细菌的感染。这样伤口就会越来越大,感染越来越重,最后发生坏疽(即发黑)。

小伤口难以愈合,要求我们早期发现小伤口,并进行正确的处理。经常在明亮处检查自己的足部、趾间,并用镜子检查脚底板,如果自己看不清楚,请人帮助检查:是否有类似魏老太脚部因干燥出现的皲裂,是否有鸡眼、趼子、足癣;是否因穿新鞋、不合脚的鞋以后,脚步出现的水泡、红肿、擦伤。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使用碘酒等强烈刺激的消毒剂;不要使用紫药水等深色消毒剂,药品的颜色会遮盖伤口感染的征兆;不要使用鸡眼膏或有腐蚀性的酸性药物,以免发生皮肤溃疡。若伤口在2~3天仍没有愈合,应尽早就医。千万不要在没有医生指导下自行处理。

小伤口难以愈合,要求我们早期发现下肢缺血的存在,并早期治疗。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双下肢行走无力,小腿肚(即腓肠肌)胀痛,上楼时加重,停止行走或休息后缓解,双下肢出现发凉;不行走也发生疼痛,夜间尤甚,卧位时加重,下肢抬离床面垂下时缓解。这些都是下肢缺血的早期症状。当触摸自己的足背或内踝后下方的动脉搏动减弱时,应引起自己的足够重视,要尽快到医院去接受检查。目前,超声波和磁共振这些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很容易确定下肢是否存在缺血。针对存在的下肢缺血,早期进行治疗,包括放射科的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可以大大避免小伤口酿成大祸。

糖尿病下肢缺血的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治疗。在局部麻醉后,在大腿根部皮肤上先切开米粒大小的切口,然后向股动脉内插入丝线一样粗的导丝。使用导丝通过狭窄段或开通闭塞的动脉,在导丝的导引下引入扩张使用的球囊,给球囊充以一定的压力使其膨胀,通过机械扩张的方法使狭窄段或导丝开通后的闭塞段动脉再通。抽瘪球囊并拉出体外,扩张后的血管通常能恢复至正常的管径,肢体远端的血流也就可以恢复,只有在少数的情况下需要支架来维持扩张后的血管直径。血流通了,则一通百通,营养物质和药物都能到达病变的部位,溃疡的愈合就大大加速了。介入治疗因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低,成为解决糖尿病下肢缺血的有效方法。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