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防护目的原则及措施

近年来,由于x线设备的改进,使x线曝光量已显著减少,放射损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但是随着各种影像设备的大量出现,影像学的检查呈现普遍化和广泛化的趋势,一些单位存在着不当检查和过量检查的现象,因此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应重视孕妇、小儿和长期接触射线的工作人员。

近年来,由于x线设备的改进,使x线曝光量已显著减少,放射损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但是随着各种影像设备的大量出现,影像学的检查呈现普遍化和广泛化的趋势,一些单位存在着不当检查和过量检查的现象,因此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应重视孕妇、小儿和长期接触射线的工作人员。

X线防护的目的

保障X线工作者和受检者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X线防护的原则

1、辐射实践的正当化:X线检查必须确实具有适应证,凡不能对患者带来诊断与治疗意义的照射就不能进行,此即正当化。

2、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在考虑到患者诊断与治疗效益的因素下,所有的照射应保持在合理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3、遵照防护外照射的3个原则:即缩短照射时间、增大与X线源距离、设置屏蔽防护。

4、固有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

5、X线工作者与被检者防护兼顾。

6、合理降低个人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度。

X线防护的具体措施

1、提高有关人员的辐射防护知识水平。

2、适当的检查方法和正确的临床判断。

3、采用恰当的X线照射量与质。

4、认真控制照射野范围。

5、注意非摄影部位的屏蔽防护。

6、提高图像接受介质的灵敏度。

7、避免操作失误,减少重拍率。

8、严格执行辐射安全操作规则。

9、严格控制3个月内X线照射剂量当量不超过1.3mSv(Hlcm)。

特殊人群的防护:

儿童防护

1、胸部摄影取代胸部透视,降低系数为0.08,加之使用高千伏技术,则更利于防护。胸透的照射量是胸片的20~30倍,此法可明显减少患儿接受剂量。

2、应用X线管窗滤过片,减少受照量,限制照射野,减少直接辐射危害。同时利用准直遮线器装置限制照射野的大小,在投照中根据投照部位、焦片距离和胶片尺寸大小,将照射野严格控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最小范围内,以减少直接辐射的危害。

3、对非诊断部位进行屏蔽防护,重点保护对射线敏感的部位。如我们在拍摄髋关节、腰骶椎等部位时用铅橡皮遮盖胸部和上腹部,用特制的铅皮遮盖患儿睾丸(女性卵巢)。

4、创造良好环境,争取患儿合作,避免患儿重复照射。如需家长陪同,则须家长穿好防护衣,合作完成摄片工作。

5、提高技师工作责任心,增强辐射防护意识,不增加患儿不必要的照射剂量。

X线工作者的防护

1、工作期间必须接受辐射剂量的监控与监测。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X线设备的操作必须在屏蔽防护合格的情况下进行。

4、严格进行剂量限制控制,一年内不得超过5.0mSv(Hlcm)。

5、机房设计时就要有通风装置,养成每日上班前先通风的良好习惯。现部分学者认为在有射线装置的工作环境中,射线不仅可直接作用于人体产生损害,同时还可使房内空气自由基成分增高,增加了有害因素的作用。

6、暗室设计时要注意工作室通风条件、减少对所用试剂的暴露。

(转自影像园)


下一篇:X线检查优缺点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