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恶性梗阻性黄疸可用介入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各类恶性病变压迫胆道系统,造成胆汁不能正常排入肠道而引起的皮肤及巩膜黄染,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肝功能衰竭和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成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用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各类恶性病变压迫胆道系统,造成胆汁不能正常排入肠道而引起的皮肤及巩膜黄染,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肝功能衰竭和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成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用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临床上常见的恶性梗黄有四大类疾病:

1、肝门部胆管癌:高位梗阻,常常累及肝内胆管,只有少部分人适合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引流术与内支架引流术)非常适合不能手术的病例,可以充分改善黄疸,之后再进行局部肿瘤治疗及全身治疗,病人生存期可以得到很好的延长,生活质量较高。

2、壶腹周围癌:低位梗阻,这不是一种疾病,通常认为包括胰腺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和胆总管癌,虽然病种多,但实际上涉及范围不大,一部分病人选择手术,一部分病人选择消化内镜治疗,一部分病人选择介入引流术治疗。

3、肝癌胆管癌栓。

4、转移癌(或淋巴结)压迫胆管,最常见于胃癌(12组淋巴结)和结肠癌的病例,首选介入治疗。

引流、支架治疗本身是改善病理状态为生理状态,并没有治疗疾病本身,所以减黄之后不要忽视肿瘤的治疗,可以选择消融、放、化疗等多种形式的治疗,我个人倾向于温和的治疗方式,因为毕竟医疗针对的是“人”,而非“疾病”,所以让人能以有尊严、较为健康的方式存活是医疗的最终目标。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