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前分期的影像学方法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为40-55岁,其次为60-69岁。宫颈部的病变易于发现,因而早期诊断不难,根治率高。即使晚期,经过积极治疗亦可获得长期缓解。随着各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问世以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影像学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本文就目前不同影像学方法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为40-55岁,其次为60-69岁。其发病与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乱及通过性交传染的某些病毒(如人类皰疹病毒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及人类巨细胞病毒等)特别人乳头病毒HPV16、18型感染有关。子宫颈癌的发生往往经过慢性宫颈炎(尤其是宫颈糜烂)、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至浸润癌的长达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漫长过程。宫颈部的病变易于发现,因而早期诊断不难,根治率高。即使晚期,经过积极治疗亦可获得长期缓解。

随着各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问世以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影像学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本文就目前不同影像学方法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1 淋巴管X线造影术

20世纪60年代淋巴管造影术在美国开始应用,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发现该检查不能辨别很小的转移灶,会把良性病变当成恶性病变,如脂肪变性、纤维化和淋巴结炎。

2 计算机断层X线扫描(CT)

与淋巴管造影术相比,CT耗费时间和技术难度都较小,而且能提供更多的信息,CT不能确定淋巴结结构的改变,仅能测定淋巴结大小的变化,淋巴结直径>1·0cm则考虑为阳性。因此,体积正常但有镜下转移的淋巴结会出现假阴性结果,而炎症或增生性病变引起的淋巴结增大会造成假阳性结果。如果将直径1.5cm作为阳性标准,则会提高敏感性而降低了特异性。另外,CT对宫旁侵犯的诊断准确率较低。

3 超声检查

与CT相似,超声检查也不能区别增大淋巴结的良恶性,但其优点是花费少,费时少,还可避免放射线照射。

4 磁共振成像(MRI)

MRI具有高对比度的分辨率和多方位的断层成像能力。MRI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为81%~92%。MRI在宫颈癌的术前分期中极具价值:(1)可以清晰显示盆腔内的解剖结构,观察盆腔内各种脏器的MRI表现及毗邻关系。(2)可以通过宫颈本身信号改变直接观察肿瘤的有无及侵犯宫颈的深度。(3)可以判断宫旁侵犯的程度、宫颈周围器官(膀胱或直肠)是否受侵以及宫颈癌是否向上或向下侵及宫体或阴道。(4)可以提示肿大淋巴结的存在,进一步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另外,由于MRI对胎儿无害,因此可作为对妊娠患者的诊断方法。

5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PET测定疾病的代谢改变而不是解剖改变,PET所采用放射性核素,能在衰变过程中发射正电子。因为癌细胞对葡萄糖利用率较高,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2-18氟-2-去氧-D-葡萄糖(FDG),通过测定糖代谢增高的位点,用于测定恶性肿瘤的位置。PET具有更精确描绘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病变范围的作用,特别是在淋巴结不大和常规方法不能测出的远处转移。

编辑推荐:

磁共振是宫颈癌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