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可用于小儿急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

小儿急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对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延误诊断,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1%。普通X线片在急性骨髓炎发病后10-12天才能观察到骨质破坏、骨膜增生等骨质本身的改变,因而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B超检查无痛苦,无损伤,易为小儿患者所接受,应用于小儿急性骨髓炎的诊断,可为其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客观依据。

小儿急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对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延误诊断,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1%。普通X线片在急性骨髓炎发病后10-12天才能观察到骨质破坏、骨膜增生等骨质本身的改变,因而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据报道,骨扫描可以在急性骨髓炎临床症状出现后24-48小时即呈阳性,但该检查不能清楚显示解剖关系,且不能直接反映病变的性质,无特异性,对于小儿,尤其新生儿假阴性率较高,再加之费用昂贵,难以普及。

B超检查无痛苦,无损伤,易为小儿患者所接受,应用于小儿急性骨髓炎的诊断,可为其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客观依据。因为B超能够早期诊断,因而可以对早期治疗起指导作用。仅通过临床表现不易确定骨膜下脓肿的位置,因而穿刺检查阴性并不能排除急性骨髓炎的诊断。而B超则可准确定位,急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是对脓液早期手术引流,B超检查有助于决定是否手术。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