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造影剂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原有肾功能损害:造影前有肾功能损害是发生造影剂肾病最重要的独立因素。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与造影前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糖尿病合并肾衰竭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较单纯肾衰竭者更高。除危险因素的性质之外,危险因素的数目也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有关。

造影剂肾病是指血管内使用碘造影剂后2—3d引起的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其诊断标准是患者血管内注射造影剂48 h后血清肌酸酐比造影前增加25%一50%,或血清肌酸酐增加0.5 mg—1.0mg/dL(44.2mmol/L)。

导致造影剂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

(一)原有肾功能损害:造影前有肾功能损害是发生造影剂肾病最重要的独立因素。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与造影前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肾功能正常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小。

(二)糖尿病:糖尿病血管病变可促进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糖尿病合并肾衰竭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较单纯肾衰竭者更高。据报道,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合并血管病变和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接受造影剂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几乎达百分之百。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在糖尿病不伴有氮质血症的患者为百分之十六,而在糖尿病伴有氮质血症的患者增加到百分之三十八。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导致肾血流少,加上造影剂引起肾血管收缩,可能增加肾脏缺血的风险。

(四)造影剂剂量和渗透性:在药物所致的急性肾衰竭中,造影剂仅次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大分子的含碘造影剂造成肾毒性的危险性大于不含碘造影剂;造影剂剂量越大引起患者肾脏毒性的危险性越大。如果患者接受多项介入治疗,应用过大剂量造影剂或高渗透性造影剂都可增加肾病发生的可能性。

(五)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如脱水、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以及近期接受过非甾体类抗炎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二甲双胍等药物者。除危险因素的性质之外,危险因素的数目也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有关。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