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消融术

直流电消融术是通过电极导管通电后产生的电热凝固、强大冲击波、强电场所致的心肌细胞和细胞膜损伤,阻断心肌传导系统,达到治疗心动过速目的的新技术。该技术由Callgher和Scheinman于1982年首先应用于临床,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直流电消融术已成为能够部分替代外科手术根治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直流电消融术是通过电极导管通电后产生的电热凝固、强大冲击波、强电场所致的心肌细胞和细胞膜损伤,阻断心肌传导系统,达到治疗心动过速目的的新技术。

电极导管在通电的极短时间内释放出200-400J的能量,在电极表面产生2000-3000V的瞬间高电压,一部分电能使电极局部的温度高达数千度,引起组织热凝固坏死;另一部分电能产生电弧光,造成局部压力达1-2个大气压的冲击波,引起组织损伤。因放电的瞬间电流高达20-50A,可形成强电场,引起细胞膜损伤、细胞结构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这些物理效应均可使电极局部的心肌发生细胞结构改变、细胞核凝固、组织间隙水肿及出现等损害,导致传导系统发生阻断,达到治疗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律失常的目的。该技术由Callgher 和Scheinman于1982年首先应用于临床,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直流电消融术已成为能够部分替代外科手术根治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