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专家:介入治疗才能真正“通血管”

人们逐渐认识到,血管狭窄甚至堵塞会发生心肌梗塞、大脑梗塞、肢体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因此,江湖上各种“通血管”治疗应运而生,令为数众多的中老年人趋之若鹜。对此,广州心血管专家表示,目前只有一些心血管介入治疗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血管”,药物对逆转血管堵塞的作用有限,意义重在预防,而江湖医生所谓“通血管”则是毫无效果的。

人们逐渐认识到,血管狭窄甚至堵塞会发生心肌梗塞、大脑梗塞、肢体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因此,江湖上各种“通血管”治疗应运而生,令为数众多的中老年人趋之若鹜。例如,静脉输注扩张血管药物,抽血照射回输体内,还有食用各类声称有消除动脉粥样斑块的食物和药物等。对此,广州心血管专家表示,目前只有一些心血管介入治疗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血管”,药物对逆转血管堵塞的作用有限,意义重在预防,而江湖医生所谓“通血管”则是毫无效果的。

药物通血管:

尽量压低胆固醇

血液中胆固醇高,就容易在血管中沉淀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令血管狭窄甚至不通,一旦完全堵死就出现了心梗、脑梗等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吴同果介绍,医学上已经对血液中的胆固醇及其载体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相当清楚:胆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增加2%。

吴同果称,血液中的胆固醇有60%~80%来自肝脏的合成,其余20%~40%来自饮食。因此,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主动脉夹层、下肢间歇性跛行等患者应尽量减少食用含胆固醇的食品。又因为肝脏合成占大头,单纯饮食控制不一定奏效,需要配合服用他汀类药物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可以把胆固醇的水平压到1.5mmol/L以下。

研究还发现,胆固醇进一步下降到1.25mmol/L以下,血管中的动脉粥样斑块可被逆转,吴同果称,这种逆转作用比较微弱,降胆固醇药物在预防上的意义大于“通血管”的意义。

预防心血管疾病关键是防止血小板凝集,以免形成血栓,建议长期吃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可以一起服用,但阿司匹林可诱发胃溃疡出血,需要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很多老人习惯每年做几次静脉输注扩血管药物“通血管”,吴同果不以为然,称从静脉输入任何药物都不能预防脑梗塞或心肌梗塞,也不能冲走血管壁上的粥样斑块。所谓输入“活血化淤”的药物顶多可以稀释一下血液,暂时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作用只能维持几小时到几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介入通血管:

即时缓解心绞痛

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或者严重狭窄,做介入治疗复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血管。吴同果称,血管要尽早开通,否则哪怕延长15分钟,患者猝死的概率都会显著升高。介入治疗包括吸走堵塞的血栓,然后放入支架撑开血管。这样可缓解心绞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之下,扩张血管的药物疗效慢且不可靠,开胸搭桥需要全麻和体外循环,会延误时间,而抽血到体外照射然后回输的“治疗”更是纯属骗局。

对于一些特殊的血管狭窄,可以做介入颈动脉斑块剥脱术、冠状动脉旋切术、钙化斑块旋磨术等。吴同果称,这些“通血管”的手术非常复杂,手术风险和造成的创伤也较大。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