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CT诊断优于X线及B超

特别是出血坏死型,临床变化急剧,常合并坏死,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将导致严重后果,CT是检查急性胰腺炎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但能明确诊断及有无并发症,甚至还可发现病因。通过手术及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CT明显优于X线及B超,并可明确病变范围、大致影像分级及合并症。

急性胰腺炎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临床表现复杂,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30%~40%可漏诊,分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特别是出血坏死型,临床变化急剧,常合并坏死,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将导致严重后果,CT是检查急性胰腺炎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但能明确诊断及有无并发症,甚至还可发现病因。通过手术及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CT明显优于X线及B超,并可明确病变范围、大致影像分级及合并症。

急性胰腺炎CT表现

急性单纯型胰腺炎的CT表现 少数轻型病人,无阳性表现,多数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胰腺体积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大,胰腺密度正常或轻度下降,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胰腺轮廓清楚或模糊,渗出明显者,还有胰周积液,肾周筋膜增厚,增强后均匀强化。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 胰腺体积常明显增大,且为弥漫性,胰腺体积增大与临床严重程度一致,密度不均匀,水肿则CT值降低,坏死区域CT值更低,表现为囊样低密度区域。出血区域CT值则高于正常胰腺,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有坏死时为低密度不强化改变。胰腺周围的脂肪间隙消失,胰腺边界由于炎症渗出而变得模糊不清,胰周往往出现明显脂肪坏死和胰周或胰腺外积液,小网膜囊积液最常见,因胰腺位于腹膜后,肾前间隙内。胰周没有坚固的包膜,胰腺分泌液中含有胰酶,即少量渗出也很容易突破胰周薄薄一层结缔组织而进入胰周间隙,肾旁间隙。尤其是左肾前间隙。肾周筋膜可因炎症而增厚,还可穿过肾周筋膜进入肾周间隙内,胰腺炎还可经肾旁间隙扩散到椎旁、盆腔和大腿上部。经小网膜囊和圆韧带裂隙进入肝实质内,经脾门入侵脾,经结肠系膜到达横结肠。在CT随访过程中,观察到坏死性胰腺与周围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蜂窝组织炎可完全消散,也可出现液化,甚至化脓感染,形成脓肿,增强后脓肿壁可强化,有时蜂窝组织炎与脓肿不易鉴别,脓肿比较可靠的征象出现率仅29%~64%,当鉴别困难时应尽量在CT或US导引下穿刺抽吸,作生化检查及细菌培养。有时炎症被控制,胰内外积液未能及时吸收被纤维粘连包裹而形成假囊肿,CT呈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囊性肿胀,绝大多数为单个,囊壁可厚可薄。增强扫描囊内不强化。

急性胰腺炎的CT图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