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急性心梗最可靠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在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上突然形成血栓,是引起急性心梗的最主要原因。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

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者,都是心梗的高危人群。近年来,中青年人心梗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这与肥胖、运动减少、工作紧张、精神压力过大等密不可分。

在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上突然形成血栓,是引起急性心梗的最主要原因。那些平时看似健康却突发心梗的中青年人,其冠状动脉内其实早已存在中、小型的粥样硬化斑块。因为斑块不大,所以对血流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平时也就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这种斑块往往属于“不稳定斑块”,在血流的冲击下容易破裂。斑块破裂后,很快会形成血栓,将血管腔堵塞。如果血栓发生在血管的重要部位,还有可能导致猝死。

介入治疗成为治疗首选

一旦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溶栓治疗,即应用静脉内注射的溶栓药物将阻塞血管的血栓溶解掉,从而恢复正常血流。二是介入治疗,即通过手或腿部的动脉将导管输送到冠状动脉,用放射影像的方法找到血管内阻塞的部位,再用机械和药物的方法去除阻塞的血栓。

介入治疗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施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在95%以上,在发病12小时以内均可进行。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是越早越好。能否成功挽回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抢救及时是关键。

治“心梗”去大医院

有人认为,心梗患者应该就地抢救,不宜搬运。其实不然,正所谓“时间就是心肌”,心梗发生后,家属应尽快把患者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而不是留在家里。

“心梗”前,多半有“兆头”

在心梗发生前,常有明显诱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感染、手术等,有些患者可能在睡眠中发病。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症状,其中,以新发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恶化型心绞痛)最为突出。若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疼痛较剧烈,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血压大幅波动等,应警惕近期可能会发生心梗。若患者能在出现先兆症状后及时就诊,接受积极和规范的治疗,部分人可避免发生心梗。

急性心梗鉴别诊断

①心绞痛性质轻,时间短,硝酸甘油有效,血压升高,全身症状少,ST段暂时性压低。

②急性心包炎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aVR外,其余导联均为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Q波。

③急性肺动脉栓塞以右心衰为主,心电图Ⅰ导S波深,Ⅲ导Q波显著。

④急腹症病史,体检,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可鉴别。

⑤主动脉夹层分离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差别明显,胸痛一开始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下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等可鉴别,二维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

急性心梗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有Q波心梗的心电图特点。

(1)坏死区出现病理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导联出现。

(2)损伤区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导联出现。

(3)缺血区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导联出现。

(4)背向心梗区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5)心电图可表现为正常心电图或大致正常心电图。

2、心肌酶谱CPK、GOT,LDH升高,最早(6小时内)增高为CPK,3?4d恢复正常。增高时间最长者为LDH,持续1~2周。其中CPK的同工酶CPK?MB和LDH的同工酶LDH1的诊断特异性较高。是80年代后期用于辅助诊断主要的心肌酶。

90年代后,出现了以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心肌坏死标志物,被WHO确定为心梗诊断的三个标准之一。

肌红蛋白MYO在发生急性心梗后1-4小时内升高,6-7小时达到峰值,48小时后恢复正常,是心梗早早期诊断最重要的指标。

肌钙蛋白TNT具有对心肌损伤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发病后出现较早,并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5-7天),是目前AMI早期诊断。预后评价最有利的标志物 。

3、血象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