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中国式管理

关于中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众说纷杂,易学家对此也有自己的解读,知名易学家李福重解读说:易学管理思想是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的长期实践中逐步总结提炼出来的。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新的阐释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式管理学体系。易学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历经数千年的反复提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关于中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众说纷杂,易学家对此也有自己的解读,知名易学家李福重解读说:易学管理思想是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的长期实践中逐步总结提炼出来的。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新的阐释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式管理学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追求人与人乃至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统一。它不仅有一整套操作原则,而且提炼出了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学基本原理,进而自成一派,发展出一套媲美西方的拥有独特智慧的管理哲学。

易学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历经数千年的反复提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现代社会中人人都知道洋为中用,很少有人知道古为中用。广大易学家尤其需要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发掘出属于全人类的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推广开来,使之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指导企业决策者的行动。易学的终极理想是“保合太和”。太和是包括人类社会的天地万物间的和谐统一。自然的和谐是通过阴阳的协调配合来实现的。而要想达到人类社会的和谐就必须树立仁和义的价值原则。《遗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易学的太和理想并不是空想,而是有着坚实的基础。它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事物既存在和谐统一的一面,又存在对立斗争的一面,当前在我们国家,胡锦涛总书记讲的是“建立和谐社会”,但是社会中还存在着对立、冲突、矛盾、斗争的一面,这是个事实,但冲突和斗争是并不能代表不和谐,如宋代易学张载(1200-1077)所说“有反斯有仇、仇必而和解”现实的不和凸显了追求和谐的正面理想的重要性。按照此原则管理是必要的,恰恰就在于显示的不和谐必须改变,管理之可能,恰恰就在于显示的不和谐可以改变,这就是易学管理思想的立足点。

易学坚持将阴阳的统一,坚持社会和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绝离不开自然的基础,而人和自然的关系也不能简简单单说是征服与被征服,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大。人类对自然征服欲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人类对自然的掠夺的强度是之大,恒古未有。于是资源枯竭,河水断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将随之而面临严重威胁,易学的明智之处在,它在肯定人有参与裁成的能动性的同时,又指导人和自然看是血脉相连,休戚相关正题,如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那么人的管理活动就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和谐为代价,应当以追求自然与社会的全面和谐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