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在哪?知名校友有谁?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所大学。芝加哥大学的前身是由美国浸信会建立的一所教会学校,该校与芝加哥大学同名,但在1886年由于财政问题而倒闭。芝加哥大学还未完全成形,哈珀便为该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师和学生选拔标准。到1894年,芝加哥大学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与研究的领袖之一。在芝加哥大学任校长的14年间,哈珀被称为"芝加哥的匆忙的年轻人"。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UChicago、"芝大")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于1890年创办,坐落于美国金融中心芝加哥,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稳居多家世界大学排行榜前十位。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所大学。

1、历史沿革


创立时期

芝加哥大学的前身是由美国浸信会建立的一所教会学校,该校与芝加哥大学同名,但在1886年由于财政问题而倒闭。而随着人口向西部迁移和工业发展,远离发达东海岸的美国中部急需一所一流大学以顺应发展。拥有远见卓识而乐善好施的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憧憬这里会诞生一个与哈佛、耶鲁比肩的大学;1890年,洛克菲勒在原先倒闭的教会学校基础上开始重新筹建芝加哥大学。经过慎重考虑后,洛克菲勒选择年仅35岁的著名教育家威廉·哈珀(Willian R. Harper)作为筹备芝加哥大学的助手。1891年7月1日,哈珀因为出色的工作被任命为首任校长。

芝加哥大学还未完全成形,哈珀便为该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师和学生选拔标准。他希望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一所可以和东部的哈佛和耶鲁媲美的大学",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无情的引进有才能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中去"[4]。为筹办芝加哥大学,哈珀发挥了他强大的鼓动力,说服了8位在任的大学校长和近20名的系主任辞职来芝加哥执教,这在教育史上是空前的[3];比如,他去当时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中心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访问,离开的时候"挖"走了三分之二的教师和一半的研究生。

高涨的办学热情使得哈珀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一个总数为120人的一流研究和教师团队,修建了10栋楼;1891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成立,并成为学校三大组成机构之一,对之后各个芝加哥学派的建立作出了较大贡献[22]。1892年10月1日,芝加哥大学正式开课。最初建立的学院有:商学院(1898年),法学院(1902年)和东方研究所等[1]。到1894年,芝加哥大学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与研究的领袖之一。一座新的一流大学诞生了,如哈珀所言:"(这里)每片碎屑都是新的,却如苍山一般牢固" 。而后,哈珀在芝加哥大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奠定了芝加哥大学在美国学术界的重要地位[3]。哈珀受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洪堡精神"(崇尚教学研究合一)的影响,结合了美国的人文学科大学与德国的研究性大学的优势办学,主张大学的目的是深入研究,大学生应该在地方社区完成大学的头两年基础课程以应付后两年的紧张学习--这一思想直接催生了几十年后覆盖全美的美国社区大学(Community College)体系。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哈珀在课程上做了大胆创新,创立低年纪学生学院,全年不间断提供基础课程、不分寒暑假滚动式授课和学习,同时允许完成学业的学生在任意学年的任意时候毕业,然后进入"深入研究"阶段。

哈珀本人并不畏惧在必要时向学术传统挑战,无论是入学标准还是毕业标准他都不希望芝加哥大学对任何其他大学亦步亦趋。哈珀开了高等学府招收女生和任用女教师的先河,同时从建校那天起,芝加哥大学向所有少数族裔开放;哈珀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美国大学的第一个社会学系,并亲自担纲了美国的第一个延伸教育系统的建立,以提供函授和夜校、周末学习课程给那些不能在通常时间或在通常地点上课的人;他率先通过广告、公告栏和群发邮件对 芝加哥大学课程和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他较早建立严密的公共关系网以维护大学的资金运转,并且为芝加哥城和美国政府的多个委员会服务以扩大芝加哥大学影响。在管理上,他大胆放权,鼓励行政人员发掘人才和新课程。他在自己一手支持创立的社会学系的教授的帮助下,把芝加哥大学的行政等级和管理机构改革成当时其他大学努力效仿的高效、简单模式。而所有这些复杂的改革都是在短短两年间上马并同时进行的,以至于芝加哥大学在当时成为了最让媒体和大众关注的大学之一;这些在当时被称作"哈珀闹剧系列"的话题后来被正名为"一场高等教育革命"。

在芝加哥大学任校长的14年间,哈珀被称为"芝加哥的匆忙的年轻人"。尽管行政事务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哈珀依然腾出时间教课和写作--他认为行政人员不能独立于授课之外,所以在兼任校长与系主任的情况下,仍然给自己排了全职教师的课。威廉·哈珀于1906年死于癌症,年仅49岁,却留下了一所伟大的大学,成为其他大学公开或私下效仿的对象,被称为"教师们的教师"。历史学教授弗雷德里克·卢道夫(Frederick Rudolph)曾在1962年的著作《美国大学史》(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中写道:"芝加哥大学的创立对美国高等教育整体风貌的塑造是那个年代任何其他事件都无法企及的,它的创立是美国历史上代表时代精神的事件之一。"

崛起时期

在芝加哥大学第五任校长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Robert M. Hutchins)在任的24年里,芝加哥大学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哈钦斯提出了旨在防止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过分专门化的"芝加哥计划",对其他美国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哈钦斯建立了沿用至今的本科生核心课程(Common Core),并将研究学院重组为四个学部。在他的带领下,芝大平稳渡过了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Great Depression, 1929年-1933年)。

二战期间,芝大在曼哈顿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大批物理学家聚集芝大,奠定了该校在自然科学界的地位[6]。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格伦·西奥多·西博格(Glenn T. Seaborg)带领团队在芝加哥大学乔治·赫伯特·琼斯实验室(George Herbert Jones Laboratory) 于1942年9月首次分离并测量出94号放射性元素钚;之后,95号元素镅、96号元素锔也在芝大被化学认定[7]。而在1942年12月2日,著名物理学家费米(Enrico Fermi)及其助手们在芝加哥大学Stagg Field Stadium 内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核反应堆,命名为"芝加哥一号堆" (Chicago Pile-1),成功产生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这一成就是原子能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两年后的原子弹诞生奠定了基础,芝加哥大学也因此被称为"原子能诞生地"。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反战运动以及女权主义的兴起,芝大校园内的学生运动进入高潮。1962年,学生占领校长办公室以抗议学校租赁政策。1969年,为抗议学校开除左翼文人马琳·迪克森,400名学生占领行政大楼达两周之久。

2008年,大卫·G·布斯(David G. Booth)向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一次性捐助3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芝加哥大学得到的最大一笔捐款,也是有史以来任何一所商学院得到的最大捐款;为了纪念自此捐款,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正式改名为"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12]。2009年以来,一项耗资二十亿美元的计划使芝大校园进一步扩展,其中包括Palevsky南校区宿舍楼、杰拉尔德拉特纳田径中心、一所新医院以及一座新的科学大楼。 2011年以来,包括一座十层的医学研究中心和儒勒·格温纳普生物医学中心在内的重大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了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实力。

2015年,由奥巴马基金会等牵头、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夫人批准,确定 "奥巴马总统图书馆(Obama Presidential Library)"落户于奥巴马曾长期执教的芝加哥大学。

2015年11月1日上午,"首届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中国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期间,芝加哥大学校友、华瑞世纪集团董事长陈立光先生向芝加哥大学捐款200万美元,成立"芝加哥大学陈立光奖学基金"。

2、办学实力


办学理念

芝加哥大学以开放的精神,兼收并蓄地包容了德国威廉·冯·洪堡与英国约翰·亨利·纽曼两种大学理念,建构了独特而卓越的组织、研究和教学理念,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芝大的教育观念强调"宏观与实验"精神、注重对纯理论和大师经典学习研究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它在美国教育史上的独特而重要地位[47]。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鼓励挑战权威,鼓励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培养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教学模式

学生学制

本科生5724人,研究生(硕士+博士)9588人,全球校友约157,000人[33];芝加哥大学本科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在全美名列前茅,有15%~20%的本科生通过深造获得了博士学位。芝大第一任校长哈珀首创了季制学期并沿用至今, 一学年分为四季,全年无休的课程制度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安排学术计划,每分每秒都不被浪费。夏季(六月至八月),秋季(九月至十二月),冬季(一月至三月),春季(四月至六月)。学年通常在九月下旬开始,并在六月月中旬结束。学校在每个季度结束后均组织一次毕业典礼。

教学特色

自哈钦斯任校长以来,学校便以实现通识教育为目标,采取核心基础与专业课程分离的政策[47]。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鲜人(freshman),在大一大二时必须修毕校方所指定的所有核心课程学分。在2012-2013年,芝大的核心课程每门课堂仅限17名学生,由一名全职教授(而非助教)授课。譬如在2009~2010学年,芝大要求本科生修满15门核心课程,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通过游泳测试,以及最多三门体育课(根据入学情况)。在修完指定的核心课程学分后,学生在大三大四可以依自己的兴趣与期望,专攻校方所提供的五大系,50个主修专业和28个辅修专业,而学生在日后所获得的校方文凭认定,就是根据他们在大学后两年所专攻的专业领域。芝大的本科课程以苛刻的标准、繁重的学业压力而著称,但芝大也正因此才提供了能令人信服和终身受益的学习经历[10]。而录取方面,芝加哥大学是美国入学竞争最激烈的大学之一,2015年公布的本科录取率为7.6%[11]

院系设置

芝加哥大学的学术单位主要包括本科学院部(Undergraduate College)、4所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s)、6所职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s)、大学进修部(Continuing Education School)和附属学校等。

1)本科学院部

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Undergraduate College)提供50个主修专业和28个辅修专业的理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制四年,大致分为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交叉学科五个方向。

2)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s)分为四个学部,2014年秋季学期共有3468名研究生(博士及硕士):

2.1)数理学部 (Physical Sciences Division),1024名研究生(2014年秋) 天文与天体物理系 化学系 计算机科学系 地球物理系 数学系 物理系 统计系 生物物理动力学研究所 计算研究所 恩里科·费米研究所(Enrico Fermi Institute, 高能物理与天体物理) 詹姆斯·弗兰克研究所(James Franck Institute, 材料科学与工程) 史蒂文诺维奇金融数学中心 2.2)生物学部 (Biological Sciences Division),461名研究生(2014年秋) 2.3)人文学部 (Humanities Division),819名研究生(2014年秋) 弗兰克人文科学研究所 2.4)社会科学部 (Social Sciences Division),1164名研究生(2014年秋) 人类学系 人类比较发展学系 历史系 经济系 政治科学系 心理系 社会思想系 社会学系

3)职业学院

芝加哥大学拥有六所职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s):

布斯商学院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法学院 (Law School) 神学院(Divinity School) 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Harris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Studies) 普利兹克医学院 (Pritzker School of Medicine) 社会服务管理学院(School of Soci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SSA)

3、研究声誉


声誉概况

截至2015年,芝加哥大学建校125年,全职教师2205人,芝加哥大学教师和学生比例保持在1:6以内。与大多数美国大学相比,芝大是一所年轻和中等规模的教育研究机构,然而芝加哥大学从建校起便对世界学术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了声誉。截止至2017年,芝加哥大学校先后有92位校友、教师和科研人员曾获得诺贝尔奖(其中现任教师中有6位诺贝尔奖得主),9名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48],4名世界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得主,6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以及100多位在全美各大学担任校长或教务长的校友[47][48],200多人获得古根海姆奖、30多人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多人获得过普利策奖等。

芝加哥大学在众多学科领域均创立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芝加哥建筑学派、芝加哥气象学派、芝加哥文学和电影批判学派以及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等等;芝加哥大学也是行为主义政治学和法律经济学的诞生地和摇篮。自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颁奖以来,全球共有7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共有29名经济学奖获奖者是芝大校友或教研人员,占世界总人数约40%。而1982年该校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教授MBA课程的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荣获诺贝尔经济奖,成为全球高校商学院教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此外,该校在自然科学界的学术贡献同样值得称道。1907年,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阿尔伯特·迈克耳孙(Albert A. Michelson)因首先进行光速的测量并发展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法而成为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9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教授在学校的瑞尔森物理实验室(Ryerson Physical Laboratory)进行油滴实验,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该实验,计算出电子电荷,并为量子力学理论铺平了道路。二战期间,以物理学家费米为首的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建起人类第一台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成功开启了人类原子能时代。而截止至2014年,世界上约15%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0%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曾在)芝加哥大学工作或求学。

4、知名人物


芝加哥大学自建校以来,在众多领域里为美国和全世界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许多顶尖人才也汇聚芝加哥大学研究、教学。截止至2017年,芝加哥大学校先后有92位校友、教师和科研人员曾获得诺贝尔奖(现任教授中有6位诺贝尔奖得主)、10名菲尔兹奖得主(现任教授中有3位菲尔兹奖得主)、4名图灵奖得主、22位普利策奖得主、6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以及100多位在全美各大学担任校长或教务长的校友等等。以下是部分著名人物:

数学、物理学及天文学

陈省身,世界级数学大师、微分几何学之父,1949-1960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保罗·寇恩, 著名数学家,创造了力迫法(forcing),凭借连续统假设的独立性证明于1966年获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 (1958年) 及硕士(1954年);

吴宝珠,著名数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因证明 基本引理(Fundamental Lemma,Langlands Program)而获得2010年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

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著名数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引进量子群(Quantum Group)理论,1990年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

安德烈·韦伊,著名数学大师、数论学家,代数几何学家、1947-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安托尼·吉格曼德(Antoni Zygmund),著名数学大师、分析学家,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创始人、1947-1980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艾尔伯特·卡德隆(Alberto Calderón), 二十世纪顶尖数学家、分析学家,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创始人、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 (1950年)、1959-1985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费米, 二十世纪物理学大师、物理系教授,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助手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被誉为"原子能之父",物理系为纪念费米,成立了恩利克·费米研究院(Enrico Fermi Institute);

詹姆斯·弗兰克,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物理系教授,以弗兰克-赫兹实验等著名,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系为纪念弗兰克,成立了詹姆斯·弗兰克研究院(James Franck Institute),与费米研究院并列为物理系两大研究院;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芝大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190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首先进行光速的测量(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并发展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法;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芝大物理系研究员、教授(1896年-1921年),进行了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电荷,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瑟·康普顿,著名物理学家、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康普顿散射等著名,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1923年-1945年);

爱德华·泰勒,著名物理学家、"氢弹之父",曼哈顿计划期间在芝加哥大学工作研究,后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南部阳一郎,美籍日裔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20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著名德裔美国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居里夫人之后历史上第二位女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63年);

路易斯·阿尔瓦雷茨,著名实验物理学家、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其子Walter Alvarez共同提出了"小行星撞击说"的恐龙灭绝假说(Alvarez Hypothesis),1936年获得芝大物理学博士;

詹姆斯·沃森·克罗宁,著名物理学家、198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CP破坏(CP Violation)发现者,物理系、恩利克·费米研究院及学院部大学讲座教授;

爱德温·哈勃,现代宇宙理论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哈勃空间望远镜以其名字命名,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和提供宇宙膨胀实例证据的第一人,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 (1917年) 及学士(1910年);

钱德拉塞卡,著名天体物理学家、物理系教授,提出钱德拉塞卡极限,1983年与威廉·富勒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卡尔·萨根,著名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和科幻作家,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1960年)、硕士(1956年)及学士(1955年)学位,代表作有《宇宙》(Cosmos)以及被改编为电影《超时空接触》的科幻小说《接触》(Contact: A Novel)等等;

乔治·史密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CCD图像传感器发明者,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弗兰克·维尔泽克, 著名理论粒子物理学家、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1948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

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1950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

崔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67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博士后(1968年);

生化& 医学

詹姆斯·沃森,著名分子生物学家、DNA结构的发现者之一,1947年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 1962年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乔治·比德尔,芝大第6任校长,校名誉董事、荣誉退休教授,遗传学家、生化遗传学的先驱,1958年因其确定了酶的结构并发现基因对遗传影响而与塔特姆和莱德伯格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威拉得·利比,著名化学家、曾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发明了碳-14年代测定法,1960年因此获诺贝尔化学奖;

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芝加哥大学教授、本·梅实验所研究员,1966年因其证实注射合成雌性激素能使雄性个体的前列腺肿瘤消失并证明了使用化学药物控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而与佩顿·鲁斯共获得诺贝生理学或医学奖;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著名物理化学家、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现了氢的同位素氘,在曼哈顿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52年起长期担任芝加哥大学化学教授;

罗伯特·马利肯,化学系教授,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196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理查德·斯莫利,纳米技术之父、富勒烯发现者,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多年并作出重要成果;

欧文·罗斯, 著名生化学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本科及博士学位;

李远哲,著名台湾化学家,1968-1974年化学系教授,因其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而获得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赫伯特·布朗,著名化学家、1979年诺贝尔化学家,首次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本科及博士,后担任讲师。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