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儿》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是谁?

《月牙儿》是现代文学家老舍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原载1935年4月1日、8日、15日《国闻周报》第12卷12期至15期。《月牙儿》讲述了旧社会母女二人先后被迫堕落为娼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女性对强加于她的不公命运从惊恐、困惑、抗拒到最终屈服的全过程。小说《月牙儿》是老舍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脱胎于长篇小说《大明湖》。

《月牙儿》是现代文学家老舍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原载1935年4月1日、8日、15日《国闻周报》第12卷12期至15期。《月牙儿》讲述了旧社会母女二人先后被迫堕落为娼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女性对强加于她的不公命运从惊恐、困惑、抗拒到最终屈服的全过程。人物关系简单,故事凝练简洁,但其所揭示的现实世界却是立体、复杂的;第一人称叙述,抒情的笔致,极具感染力。


1、内容简介


主人公“我”7岁时父亲在贫病中死去,妈妈整天给人家洗衣裳,日夜操作也无法维持生活,只得带着“我”改嫁。新爸对母女俩很好,“我”上了学。小学要毕业那年,继父突然失踪,妈妈又开始跑当铺,为养活女儿,最后沦为暗娼。妈妈的身份使“我”羞于见人,“我”对妈妈又爱又恨。先期毕业的女同学中,有的做了姨太太,有的当了妓女,“我”时时忧虑着自己的前途命运。终于有一天,妈妈给“我”指出两条路——接替她卖身养家;或各奔东西,自谋生路。“我”选了后者。妈妈跟馒头铺掌柜走了,“我”在好心的校长帮助下,在学校找了个抄抄写写的差事,解决了食宿。“我”自爱自重,恭勤做事,努力想成为有用的人,在女孩中表现得出类拔萃。但没过多久,学校换了校长,“我”需另谋生计。“我”决心不依赖任何人,自食其力。世界很大又很小,费了很多周折,“我”竟找不到一处安身之地。“我”终于明白了学校里教的本事和道德都是笑话,懂得了妈妈所走的路是唯一的。但“我”不甘心就此沦落,仍要再做一次挣扎。“我”去找原来的校长帮忙,在校长家结识了校长的侄子,一个体面、和气、热心的青年。他当晚给我送来了校长给的钱,并说校长已为“我”找好住处。我喜出望外地搬了去。后来才知道,这都是他为占有“我”编造的谎话。就这样,“我”抱着对生活速茫的希望,做了他的外室。好景不长,“我”的春梦很快作到了头。一天,一个像小磁人儿似的少妇找上门来,少妇是那男青年的妻,哭着请求把丈夫还她。“我”可怜这个少妇,答应“放了他”,自己偷偷搬走了。工作难找,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我”在一家小饭馆找了个女招待的差事。可是因为不肯以色相勾引顾客,被老板辞退。此后,“我”长时期忍受着失业的煎熬。生活的折磨终于使“我”理解了母亲的苦衷,“我”不再为谁负着什么道德责任,开始“上市”出卖自己,走母亲的路。“我”认识了钱与人,“钱比人更厉害些,人是兽,钱是兽的胆子”。在“我”染上了病,痛不欲生时,妈妈找到了“我”。原来她已被馒头铺掌柜抛弃。母女久别重逢,妈妈并没有给我一点安慰,只关心我的“生意”和进项,她的眼已失去年轻时的光泽,只有看见了钱眼光才间或一闪。她卖了一辈子肉,剩下的只是一些白头发与抽皱的黑皮。从妈妈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将来。城里的新官儿非常讲道德,正式的妓女可照旧做生意,因为她们纳税,而要扫清暗门子。“我”拒绝当局虚伪的“感化”伎俩,被巡警抓进监狱。“我”感到,狱里是个好地方,“我”一进来,就不再想出去。这个世界不是个梦,是真的地狱。



2、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因帝国主义的侵入,国民党的妥协投降,造成内政外交连连失败。城市里,表面上歌舞升平,实际上是工商业的倒闭,市场萧条,工人失业,百姓一贫如洗。城市底层人民过着痛苦的奴隶式的生活,卖淫现象正是底层人民求生无路和有产者道德败落的畸形产物。老舍看到底层这最黑暗的角落,他一反习俗,写了被传统观念所厌恶的娼妓,写她们那苦涩的追求和深层的悲债。他在作品中“代他们伸冤诉苦,也描写他们的好品质”。

小说《月牙儿》是老舍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脱胎于长篇小说《大明湖》。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初期,怀着沉重心情写了一曲大明湖悲歌,以此宣泄因祖国蒙受侵略之苦的愤慨。书稿写成后交付上海商务印书馆。恰在小说即将在《小说月报》发表时,不幸竟被“一·二八”战火焚毁了。《大明湖》尽管老舍没有重写,但他对其中某些片段念念不忘,不忍舍弃,数年后,终于将这精华部分写成短篇小说,这便是《月牙儿》。

3、人物介绍


”我“

主人公”我“是个小姑娘,象春花一样柔弱、娇美,在母亲艰难的培育下,读了几年书,近乎小学程度,懂一点文化,有一点道德观念。她希望能靠自已劳动的双手养活自己,但一次次失败、失望,当她被新校长的儿子诱骗失身后,逐步沦落,终于成为暗娼。她当暗娼后对社会有了深一步的认识,“世界是狼吞虎咽的世界,谁坏谁就有便宜”。当瞥方拉她去进行教化时,她看清了纳捐的妓女可以照旧做生意,而且似乎名正言顺;不纳捐的妓女就得抓起来进行感化,然后让男人花两块钱的手续费买了去。钱交给警方了,人还得去受凌辱。她清楚地认识到妇女被压迫、被侮辱的本质,因此抗拒感化,关进牢狱,又认为“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许多,”因此决心不出去了,但心里还惦念着那被压迫被损害的衰老的母亲。主人公开始是单纯、好学、勤劳、善良、自信、好强,充满美好思想,有道德观念的少女。沦为暗娼后充满报复心理并自暴自弃,她对社会有一定认识,所清醒、刚强,也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抗争力量薄弱,最终被黑暗社会吞食了。

母亲

母亲,是底层的劳动妇女,她温存、善良、吃苦耐劳。对生活的贫困和厄运逆来顺受。她孤立无援,为了拉扯大孩子,当尽了全家的东西,以至最后那根作为陪嫁的“银簪”。给人洗臭袜子,熏得饭都吃不下。为了不饿死孩子,给她找了个新爸。新爸让孩子上学,生活也好了些。新爸走后,她懂得了让孩子上学的重要,一再嘱咐孩子“念书”识字,她的全部努力就在于养好这个孩子,让她将来不过她自己这样的日子,但贫困迫使她沦为暗娼,又再嫁给了馒头铺的老板。她终于抛弃了她那相依为命的唯一的亲人、女儿和朋友。肮脏和暗娼的生活腐蚀了她,她后来变得粗暴、贪婪,而且不知羞耻,甚至抢客人的“皮夹”、“手套”和“鞋”,完全变成为一个心比钱还硬的麻木的“活鬼”。



4、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年),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文学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猫》;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