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该如何相处,父母别再用“爱”控制孩子

这部纪录片叫《零零后》,一共5集,豆瓣评分8.4,浓缩了一群“零零后”十年的光阴。从200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从一所幼儿园开始跟踪记录了十多位00后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持续十年时间,最后打磨出了五集纪录片《零零后》。
一、纪录片记录下的亲子相处
1、之前有一部纪录片在央视首播,刷爆了朋友圈。这部纪录片叫《零零后》,一共5集,豆瓣评分8.4,浓缩了一群“零零后”十年的光阴。从200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从一所幼儿园开始跟踪记录了十多位00后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持续十年时间,最后打磨出了五集纪录片《零零后》。

2、我对第一集《爱的方程式》的印象特别深刻。小时候的锡坤是个典型的淘气包,但面对锡坤的种种“捣蛋”行为,幼儿园老师表示尊重和理解,妈妈也表示理解,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孩子以后会慢慢变好的。看起来锡坤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充满尊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的眼神最常流露出来的却是迷茫和无助。妈妈虽然对他极其关心和支持,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他。他的动手能力强,长大想当科学家。妈妈表示支持,但又担心做科学家,跟人交流的机会就少了。所以妈妈给他报了语言班、夏令营,并事无巨细地提醒他:应该穿哪件衣服,应该怎样去跟同学交往。

3、四年级,他爱上魔术,妈妈同样支持,还鼓励他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演节目。但是也同样表示担忧:认为魔术虽然好,但以后未必能够养得起家。纪录片记录着在锡坤成长的这十年中,母亲为孩子殚精竭虑的考虑的同时,锡坤的变化也很大。他不再那样调皮闯祸,也不再如儿时般无所畏惧。他总是表现出需要母亲的帮助,但又会在母亲因为想帮助他而殷切嘱咐的时候,表现得有些沉默和不耐烦。
二、别再用“爱”控制孩子

1、我不禁想到我的妈妈,她也是这样一个人。她担心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她担心我在上学的路上被人拐走;担心我太善良被人欺骗;担心我照顾不好自己······学生时代,她会建议我不要和某某某交朋友。工作之后,她会在换季的时候给我寄一箱衣服。去年回家,她说你回家工作吧,我们会给你买房子的,不会打扰你的。

2、还有一件不得不说的事,高考填志愿时,我突然萌生出报日语专业的想法。妈妈立即反对,理由是学日语你整个人生就完蛋了。学会计多好,好找工作,再考个公务员,去机关单位做会计多舒服啊。于是,直到填报截止日期前的日子里,妈妈嘴里一直念叨“会计、会计、会计、会计······”那个暑假差点被她逼疯,也怪自己软弱,非常不情愿地在第一志愿填了会计,第二志愿填了日语。很不幸,被第一志愿录取。
3、直到现在,我都会埋怨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强势一点,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那么现在的我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吧。到大学报到,妈妈异常满足,因为我完成了她当年没实现的愿望。你看,她的愿望由我完成,那么我的愿望呢?由谁来完成?结果呢?大一时,我还是会认真听专业课的,可我根本就开心不起来,每天上课,内心都在躁动、抓狂。大三开始自学日语,着了魔般全身心投入。至于专业,拜拜。
4、中国的家长,尤其是妈妈那个年代的大部分家长,非常容易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完全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而且很容易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没有问,这是真的是你想要的吗。他们只是想,我希望你拥有更多更好的。就算知道这不是孩子想要的,他们也会找各种理由告诉孩子,你的选择不对,要听我们的话,我们是为你好。
5、这种想法本身没有错。但是,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喜好,请不要在孩子做出选择后,瞻前顾后,过分担忧,去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请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比用焦虑和操心养大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幸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