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发展史,能介绍下中国古玉文化的发展吗?

谢谢邀请中国玉文化发展史,在头条上我也把自己的身份做了一个介绍,在国内做玉文化的推广已经五六年了,这个问题我是有资格给你做一个圆满的回答的。玉才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脉,那么在8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玉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变迁呢?西亚的玉文化要比中国还早,但只有中国玉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断层。

谢谢邀请中国玉文化发展史,在头条上我也把自己的身份做了一个介绍,在国内做玉文化的推广已经五六年了,这个问题我是有资格给你做一个圆满的回答的。

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论及中国古代的玉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费老说:“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有很多独特的东西,但是哪些东西是西方文化史上所从未见,而被中华文明所独有的”?费孝通先生说:“在此,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的玉器,因为玉器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很重要的地位,这是西方文化所没有或少见的”。

国内受市场经济价值的影响,对玉器的制作、鉴定、工艺、材质以及销售等方面有大量的研究报告和学术研究,也是所有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和传播的重点,但是专门研究中国传统玉文化和国学文化的相对比较少,我在国内的玉文化讲座做了这么多年,很多地方的学生都把我推为中国玉文化传播第一人,虽然头衔过大,不敢虚夸,但是的的确确的却发现了玉文化知识传播的很多误区和认知错误。

中国的玉文化和我们现在了解的很多玉的常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玉文化有8000多年的历史,比中国的文字历史还要早几千年,应该说是中国的玉文化贯穿了华夏5000年的文明。玉才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脉,那么在8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玉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变迁呢?玉文化和传统的儒家关系有哪些联系呢?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喜欢玉器?玉文化和现在大家理解的中国文化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如果说玉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那么在中国文化的复兴巨大工程中,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呢?这么多的问题,在这里一句话两句话肯定说不清楚,

作为当代玉文化的传播者,我现在每天坚持写一篇玉文化的文章,不仅仅是从玉器的常识,器型文化的背景,更多的是深层次的探讨玉器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所占有的地位和特殊作用,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关注,我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谢谢!

中国的玉文化源自远古时期吗?

中国的玉文化起源应该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出现了,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存出土了中国距今最早玉器,其中有玉决,玉环,玉管等器物。看玉器的器型主要以装饰性为主,而且制作精良,按玉器发展制作的可能性来讲,中国的玉文化的起源可能或更早就出现了。西亚的玉文化要比中国还早,但只有中国玉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断层。

个人认为玉文化发展分几个阶段(商代以前):

一、装饰用途(部族首领使用,样式有耳饰、项饰、手镯等)

二、崇拜(部族首领使,用于祖先崇拜、自然界崇拜、繁衍崇拜等,样式有人物、动物等)

三、祭祀文化(部族首领和巫师使用,样式有壁、琮、钺、箍等)

以上是史前文化玉的发展阶段,其中不同文化类型,玉的使用用途有重叠也有延续。从商以后就不一一介绍了,玉器用于祭祀、礼器和佩戴使用。同时也是权利的象征,用者非王即侯,非富即贵。从唐代以后玉文化才慢慢的广泛地流入民间,成为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们追捧的心爱之物。

中国人对玉的喜爱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引言:玉器是大家都喜欢佩戴的装饰品,它没有金银的奢华,只有淡雅的光彩,佩戴玉器使人显得更加古朴典雅。

中国玉文化渊源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玉石文化就焕发着蓬勃生机,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玉石文化的历史性玉石的产生几乎和人类发展同在,是一个古老的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延绵至今。玉石在中国的文化中不仅仅是物质的替代,更是精神的一种象征,特别是中国古代,形容一个人品质高洁,往往会形容他其质如玉,可以想见,玉在古代人民心中的地位,玉石是品行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曾经有学者认为在“青铜时代”之前还有一个“玉石时代”,当然这只是学术猜测,但是“玉石文化”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承载着精神与物质相融的一种特殊文化。

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从人类的早期发展开始,玉文化就伴随着人类文化而存在了。

玉石吊坠

玉文化发展了上千年,甚至到了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它依然焕发着年轻的生命,虽然玉石不再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玉文化的“象”,“脉”依然传承着玉的精神。

二、国外的玉石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国外使用玉器是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西伯利亚原始文化,他们用质地柔软的玉石制造工具以及日用品,从这里反映出来,玉石最早对于人们的作用是实用性的。

虽然人们用玉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青铜器、铁器这些物质的不断发展,玉石时代很快就结束了,甚至成为一个让人疑惑的时代。

而在日本,出现了硬玉,日本的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300年),这个时代出现了硬玉大珠,这也是玉石出现在日本的最早记录。

不仅仅是中国人把玉作为精神,连国外也有产生玉石的过程,所以人们对于玉石的崇拜以及喜爱,是从原生的骨子里带出来的,与人类一起发展的一段历史。

三、良褚文化中的玉石玉石是怎么发展的呢?许多考古学者对良褚文化做了一个深入的研究,良褚文化中的“软玉法”的雕刻使得“玉石文化”得到了发展,当然随着良褚文化的结束,玉石的发展也成了一个谜。人类早期的社会活动决定了文化的发展,玉石也在生产劳动中发挥出了相应的作用。

《诗经·小雅》里有这样一段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明玉石的生产是要借助外力的,懂得玉石的人一定知道,成器之玉不事雕琢,成于自然,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等“解玉砂”,辅以水研磨,雕琢而成。

史前玉石尤以良褚文化的玉纹饰为翘楚,当时的琢玉技术非常高超,但是良褚文化的断代,使我们无从了解当时玉石发展的轨迹,但是从这些消失的文明里,管中窥豹,玉石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不错的文化根基。

四、中国玉的悠久历史中国玉作为中华民族出产的物品,经由先民从各种精美的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洁、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在这个漫长的筛选过程中,“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因为玉的产生与中国先民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石来源也约摸有一百余处,中国历史上在用玉制度方面早已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界定。帝王是中国古代最高阶级,和田玉在成为真玉的同时,也就成为帝王用玉,譬如玉玺,就是皇权的最高象征,民间传说中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王愿意用十座城池去换取宝物,可以想见,玉在古代人民心中的地位。

和田玉

玉在封建社会是权利的象征,更是精神的图腾,对于玉的赞颂总是包括了无尽的美好,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

和田玉在经过无数的岁月后,终于从皇室专用走入了民间,也使得玉石在民间获得了生命力。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它象一颗明珠,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重要象征之一。

从殷商开始,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术新时代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才出现了称誉世界的“东方艺术”,才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

和田玉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人墨客及他们笔下的辉煌巨作。

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从出土玉器考证,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时代距今8000-4000年之间,此后玉器与钢器并用了约1000年,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玉石文化的精神影响着国人,过去未来,玉石文化也经受着时代变迁的考验,从过去的主流文化,变成现在为人们所探索的文化延续,玉文化在今天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