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锦鲤,“大”电商丨贾汪锦鲤养殖户电商助销年过百万

3月8日上午11点多,春光明媚,微风不燥。贾汪区塔山镇彭楼村的彭孝会正在村北的鱼塘里起鱼。就是这几池子的锦鲤,让他家的电商年收入达100多万。彭孝会,今年61岁,是塔山镇彭楼村的锦鲤养殖户。2022年1月,彭龙注册了三尺鲤家庭农场。作为贾汪区的特色农业养殖业,分布在茱萸山街道和塔山镇的部分乡村。

这一网能起多少斤?

“1000多斤吧!”

“这一网得有多少条?”

“不好数,数不清……!

“多少天起一次鱼?”

“卖完就起,不固定时间!”

“这些鱼起了后放哪里去?有人来收购么?”

“移到销售车间的待售池里,我们全部是电商销售!”

……

"

3月8日上午11点多,春光明媚,微风不燥。贾汪区塔山镇彭楼村的彭孝会正在村北的鱼塘里起鱼。塘里水质清澈,鱼儿成群结对,密集地自由自在地群游着。岸上有村民在围观。他起的可不是一般的草鱼、鲢鱼,而是观赏性小型锦鲤,也有人称为草金鱼。就是这几池子的锦鲤,让他家的电商年收入达100多万。

▲ 鱼塘里翻腾的小锦鲤。

“两边同时拉,要快些……”只见彭孝会两手抄着一只大大的篓网,站在水塘里指挥着,岸上有两位女工人,各自拉着一条绳,绳的另一端分别系在水塘里的鱼网上,不一会儿,鱼网便在水塘中呈现出漂亮的椭圆形,密密麻麻拥挤着、跳跃着、翻腾着的“数不清数”的小锦鲤被拉入网中,等待被移池上岸。

“我们可以到你的船上拍摄吧?……”

▲ 彭孝会正在村北的鱼塘里起鱼。

彭孝会来不及回答我们的问话,便抓紧让工人拿着筐子去盛鱼,彭孝会一篓网下去,沉甸甸的几十斤锦鲤便入筐中。两位女工人抬着筐子,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去装车。

“大姐大姐,抬箱的时候能不能慢点走,我们拍一下照片”“大叔大叔, 你抄网入筐的速度能不能慢点,我们拍一下视频”……

无论记者如何要求彭孝会和工人慢一些,可他们依旧一声不吭地、快速地抄网、入筐,抬筐跑动装车,配合得十分默契,还时不时让记者离他们转运的路线远一些,以让出通道。

等装满一车,工人把锦鲤转运走,彭孝会这才从池塘中上岸,一边抱歉一边慢声细语地告诉我们:“不能慢呀,这些小鱼是观赏鱼,要很快地回到水中,否则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一条2-3块钱呢,不能在岸上误了时辰”。

此时的我们才明白,这些不过20CM身长的锦鲤真的是“金贵”的。

说着,彭孝会走到另一个鱼塘旁,打开一个看似电箱的物体,彭孝会说,这是自动投食机的总控制器,这些池塘已全部实现了自动定时投。

彭孝会,今年61岁,是塔山镇彭楼村的锦鲤养殖户。

2020年之前,和儿子彭龙一起经营着一家床垫厂,同时自己还做水泥预制品加工,并在村里养殖传统的 “四大家鱼”(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

当年,邻村有人推荐他养这种小型锦鲤,他就试养了20亩,可当年没有销路,不大好卖。2021年,彭孝会受儿子在网上卖床垫的启发,让儿子试着在网上销售锦鲤,没想到这一试还真走起了效用。

如今,他和儿子彭龙一起,共养了近40亩锦鲤。室外4个鱼塘,室内还有7个销售池,主要是靠电商销售,发往全国各地。

2022年1月,彭龙注册了三尺鲤家庭农场。

“6月天气变热后开始停售、清塘,9月份开始陆续放鱼花,一个鱼花能产出万尾小锦鲤,7-8个月的自然生长期,无法估算每个塘到底养了多少尾鱼。”彭龙说,他们养的锦鲤都在20厘米以下,太大网上不好卖。

当被问起养殖技术时,彭孝会则笑着说,“锦鲤还是很好养的,全自动化投料、投食,不用操太大心,若有鱼病时就到农技站买些药配合投食使用,基本没出现过大问题。”

▲ 电商销售员正在直播销售锦鲤 。

“各位亲,现在是18条装和38条装两种套餐,18条的50元,38条装的100元,如果有花色不喜欢的可以从画面上直接抠,一筐可以换一到两条,看,这边还有黄蝴蝶……”在销售车间里,七个销售池里盛着从室外水塘起鱼后移进来的锦鲤。

在销售区,灯光、展销池、直播设备一应俱全,电商销售员小耿正在做锦鲤的直播销售。

“这一筐519号客户已订,大家再看其他的……”,随后小耿就写好订单扔在水中的筐中,直播中的镜头也转向这里。小耿边操作直播间,边向记者解释说,这是在向订购户确定订单。

“一个月发200-300箱,平均每箱约25元,电商销售额年约100多万吧,还没有细算过成本。”养殖厂的电商销售由彭孝会的“80后”儿子彭龙负责,“目前主要是在拼多多和淘宝做直播销售,基本上两天会清一个池子吧,每个池子约有200-300斤锦鲤。”彭龙说,销售时他们并不关心直播间有多少人观看,每天都会有新的客户进来,能销售出去是王道。

▲ 直播销售锦鲤。

“电商销售分为白班和夜班,白班从早7:30到下午5:30,夜班则从下午5:10到凌晨12点。还是比较辛苦的。销售人员的收入每月有三四千元吧。”

彭龙说,农场养了40亩的锦鲤,床垫厂也不开了,不仅自己一家几口人都在鱼塘干活,从养殖工人到电商直播销售人员和客服,直接带动本村约15人就业。

彭孝会补充说,如果算上水泥预制品生产,他们爷俩的生意带动村里二三十人就业。但目前农场发展刚起步,道路、生产和销售的基础设施以及鱼塘周边安全环境还处在最原始的生产状态,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锦鲤养殖

作为贾汪区的特色农业养殖业,分布在茱萸山街道和塔山镇的部分乡村。

3月8日中午时分,贾汪区人民政府区长韩可一行到彭孝会父子经营三尺鲤家庭农场来调研,对父子俩的创业给予高度肯定,希望他们能进一步培育优良品种,拓宽销售渠道,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的整体效益。

我们离开彭孝会父子的三尺鲤家庭农场时,正好又赶上其中一个塘子自动投食,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鳞鳞,成群结对的鱼儿在水中金光闪闪,欢快地向投食区域集聚。彭龙则走到投食机前,笑容满面。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