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卖通探店母婴童鞋店铺(开店10个月的母婴店铺的起步问题分析)

大家好,今天是一家母婴玩具行业的童鞋类目卖家的店铺分析,这个店铺开了快1年了,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我们来看看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对于1个即将满1年的店铺来说,按照当前速卖通搜索排名算法的倾向性上,uv价值变得很重要。毕竟在速卖通上做电商,卖家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大家好,今天是一家母婴玩具行业的童鞋类目卖家的店铺分析,这个店铺开了快1年了,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我们来看看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开店时间:2021年7月(距今近10个月)

行业:母婴玩具

细分类目:童鞋

商品数量:273个

违规情况:无

商品来源:无货源

对于1个即将满1年的店铺来说,按照当前速卖通搜索排名算法的倾向性上,uv价值变得很重要。

我们今天按照这个逻辑进行分析:

1、店铺的选品类型(包括季节性、客单价、风格特征)

2、店铺是否有高流量低转化商品

3、店铺目前主要的流量来源渠道

4、流量较高的国家区域是哪些

5、当前细分类目的优势国家区域、客单价、热门搜索词

最后汇总数据,得到解决方案:

1、看下店铺选品的类型和细分类目趋势是否符合?如不符,需继续上架符合类目趋势的产品

2、根据流量较高国家区域设置藏价运费模板+区域定价,做到高流量国家包邮

3、店铺是否有高流量低转化商品,如果有,可以优化转化率并安排人工补单。如果没有,需要继续上架找到这类商品

4、店铺主流来源渠道是否推荐和搜索流量不足,如果不足需要进行基本的属性和标题优化。如果相对足够,则需要补充一定的社交或者联盟流量。


我们来一步步进行分析:

1、店铺的选品类型(包括季节性、客单价、风格特征)

全店为童鞋类产品,客单价集中在10-20美元左右包邮。整体风格上较为综合,季节覆盖三季。选品策略上相对比较成熟。这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经过老师用速卖通APP拍照搜同款发现,部分热卖的商品180天内累计订单量也仅不到300单。价格上却相差无几,在整体竞争上就稍微有些影响。我们再来看一下童鞋类目的细分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30天APP端全球市场中,儿童休闲鞋和凉鞋是属于高流量高竞争的类目,这种类目往往需要在测款时就进行付费推广+补单测试。

拖鞋流量也比较高,相对竞争的卖家较低。这里我们要看供需指数和商家占比。

所以这个卖家所发布的产品大体上也符合趋势要求,只不过可以再精细化一个选品上架的计划。

齐老师这里建议:每周发布10-20款产品,按照6:3:1的关系进行选品。即6款高流量高竞争的热门类目、3款高流量较低竞争的类目、1款潜力类目的商品,数量上以此类推。

2、高流量国家模板藏价检测

我们看到这位卖家的店铺,最近30天高流量的国家是俄罗斯、美国、欧洲(法、西、德),其他国家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这些国家要做到区域定价+藏价包邮是最基本的了。同时我们要看下童鞋类目整个市场的国家交易数据,把热门国家也包邮。

3、店铺是否有高流量低转化商品?

如果店铺中有现成的高流量低转化产品,那么我们就省了一定的测款时间。如果没有 我们只能继续上品等待自然流量推荐的产品或者通过付费流量来进行快速测试。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位卖家的店铺毕竟10个月了,还是有一些具有潜力的产品出现的。比如上图第一个和第三个产品。类似这样的产品我们就要进行转化率的优化操作后,进行付费测款+人工补单的周期优化了。

后续也要多结合细分类目的热门数据去进行选品,有些鞋子在类目上比较重叠或者模糊,可以考虑放在相对热门的类目当中。另外在颜色上,童鞋也要分情况。比如某些国家地区或者某个年龄段的儿童,鞋子不宜太浅的颜色。因为妈妈们也会考虑到清洁打理的问题哦。那么有些国家或者年龄段又比较偏重浅色,这个要具体去分析各个国家的特征而定。

4、店铺主流来源渠道是否推荐和搜索流量不足?

根据我们的流量来源分析,首先在搜索流量上,虽然有所上升,但是上升率相对较低。还需要继续优化,这里齐老师提示,商品的标题对0或者低销量的商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学会标题的SEO优化。这个方法我们也会在大课里详细讲解。

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咨询训练营详细了解。。。

另外,对于推荐量不足,就是因为头部的产品最近没有成交的情况,导致了uv价值的下降。所以系统不再推荐导致。那么如果这款产品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还是建议这位卖家进行相关的人为操作。

联盟流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设置一个最低的佣金率8%,带来更多的联盟流量提高成交机会。

所以综合来看,这位卖家在总体上还是比较具有经验的,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来,卖家可能不止一家店铺。精力有所分散,很多细节方面还没有到位。相信再把细节调整优化一下,并且加强监督的话,应该会有更好的业绩表现。

好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会这个方法。如果对于一家新店,流量迟迟没有起来,大家可以按照上面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方法基本是通用的,大部分原因都是运营没结合数据去调整或者过程中的细节没有执行。毕竟在速卖通上做电商,卖家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我们国人又非常的聪明,所以需要的技术要求更高。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