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再度火爆!NFT究竟是什么?看完你就懂了

NFT是一种艺术品/版权/数字艺术品等的非标凭证,是一串计算机代码,购买NFT并不能获得实物本身,拥有的是艺术品的网络虚拟财产权。国内NFT交易限制二次流转,且限制NFT的收藏权利,目前仅能在平台规则范围内做有限制的转赠。当前NFT二次交易未真正放开根源在于NFT尚未真正定性。3)如果放开,NFT空间有多大?

1、NFT的属性和价值?

NFT是一种艺术品/版权/数字艺术品等的非标凭证,是一串计算机代码,购买NFT并不能获得实物本身,拥有的是艺术品的网络虚拟财产权。

国内NFT交易限制二次流转,且限制NFT的收藏权利(没有艺术品的版权和所有权),目前仅能在平台规则范围内做有限制的转赠。

国内NFT核心产业链环节包括内容端-NFT发行端-NFT交易端-底层技术端,国内NFT平台大部分产业布局仅停留在发行端(一级市场)和底层技术端,阿里、腾讯的鲸探和幻核以及视觉中国的“元视觉”均属于偏向发行端的一次销售,国内区块链的发行以联盟链为主。

因国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二次交易平台,当前NFT在国内其收藏属性大于金融属性。

【发现报告】专业研报平台丨收录海量行业报告/券商研报

2、NFT为何没有完全放开?

NFT交易平台的价值如同淘宝平台之于电商产业链,一方面既可以ToC、ToB,另一方面,若可二次交易流通,行业价值将得到真正释放。

当前NFT二次交易未真正放开根源在于NFT尚未真正定性。政策端主要有如下监管约束:

1)虚拟货币炒作风险:国内尚无相关明确法律明确NFT是否为证券;

2)二次交易的问题:根据国发【2012】37号文和国发【2011】38号文指引,国家对交易所平台有严格限定,并做过大规模整顿;

3)金融属性之外涉及NFT的确权及版权保护等问题尚不明晰。

NFT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更加倾向于一种无币化的探索,NFT如果被认定为金融产品,必须有相对应的交易所交易,持有相关金融牌照,在这基础上产品的持有人不能超200人,T+5交易,且不得做标准化合约交易等。

而在国内新设交易所难度较大,需要经过国务院或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新的金融牌照发放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更加困难。

3、从海外到中国,NFT的前景和空间如何?

全球市场发展迅猛,2021年全球NFT交易量超176亿美元,是2020年的21倍,海外综合NFT交易平台龙头Opensea引领全行业,截至22年3月市场份额约占比50%,2月交易量49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0倍。

Opensea交易机制完善,NFT定性相对明晰,且可二级交易:平台够大、可跨链、低佣金、免铸造。

尽管海外的NFT因有虚拟属性而被受到监管约束,但本质仍然被认定为证券。国信证券认为中国的NFT平台相比Opensea更加中心化、规模更小、监管可控,在明晰NFT属性及政府的引导下,中国有望逐步探索更加合规的NFT平台:

1)文交所有牌照优势:

1)文交所的设立需要国务院及省的批复通过,大股东多为地方国资;

2)文交所从事的文化产权交易及相关投融资工作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3)文交所最核心的指导文件是中宣发【2011】49号文,对交易平台有明确的底层政策框架指导;

4)目前全国各地文交所对数字文化产权交易已有相关布局或探索。此外,2022年1月4日数字人民币正式上线。

2)数字人民币奠定了数字藏品的流通交易基础:

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利于确保NFT交易的资金安全,防止洗钱和非法集资;另一方面,同质化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将给予非同质化的NFT行业相关政策指引。

3)如果放开,NFT空间有多大?

若NFT二级市场放开,预计2026年中国的NFT市场规模约298亿(三方咨询机构头豹研究院测算为295亿),若中国未放开二级交易市场,远期预测2026年NFT中国市场规模约为60亿,大约是放开后的1/5,预计远期2026年NFT市场规模在放开二级市场前后有四倍的规模差。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