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电机系吴维韩教授获2022年度“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能源分会在2010年联合设立了“顾毓琇电机工程奖”,每年评选1次,奖励1名在电机工程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为电力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经过专家提名、国际遴选委员会评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和IEEEPES董事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清华大学吴维韩教授2022年度“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5月17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公布了2022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评审结果,决定授予清华大学吴维韩教授2022年度“顾毓琇电机工程奖”,以表彰他在电磁暂态数值计算和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方面的开拓性贡献。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能源分会(IEEE PES)在2010年联合设立了“顾毓琇电机工程奖”,每年评选1次,奖励1名在电机工程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为电力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经过专家提名、国际遴选委员会评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和IEEE PES董事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清华大学吴维韩教授2022年度“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吴维韩

吴维韩,1931年9月生于浙江,195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5年至1959年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获副博士学位。1953年起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工作,1976年晋升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至1989年任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期间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

吴维韩是我国电力系统过电压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电磁暂态数值分析、过电压防护和绝缘配合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最早研究电力系统电磁暂态数值计算方法的学者之一,尤其是在电缆和GIS设备的建模、冲击电晕特性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20世纪80年代,过电压分析模型还不像今天这样成熟,且计算机内存有限,吴维韩提出的模型和开发的代码,实现了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实际电网电磁暂态的快速准确计算,率先完成了我国110-500kV系统的过电压计算与绝缘配合的研究工作,解决了我国1980-1990年代很多电力工程的过电压计算难题,包括我国第一条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他在国内最早牵头开发了110-500kV复合外套避雷器,推动了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已被证明是输电线路防雷的最有效的方法。

吴维韩出版的《电力系统过电压数值计算》一书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他长期主讲“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电磁暂态电力系统过电压数值计算”课程,培养了17名博士及硕士,很多学生已成为行业内著名学者和业务骨干。

“顾毓琇电机工程奖”自2010年设立以来共评选出13位获奖者,有3位电机系教师获奖,他们是王祥珩(2013)、张伯明(2015)、吴维韩(2022);还有3位电机系校友获奖,他们是马伟明(2014)、陈陈(2020)、贺仁睦(2021)。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