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唐群委团队在Advanced,Materials杂志发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重要成果

暨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博士后郭琪瑶为文章的第一作者,暨南大学段加龙副研究员和唐群委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和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金的支持。

近日,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唐群委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并在材料领域顶级刊物Advanced Materials(IF:30.849)杂志发表了题为“Universal Dynamic Liquid Interface for Healing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论文。暨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博士后郭琪瑶为文章的第一作者,暨南大学段加龙副研究员和唐群委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近十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迅猛发展,其光电转化效率已由最初的3.8%提升至25.7%,然而,钙钛矿薄膜在高温、高湿、光照等环境下容易产生大量的缺陷态,加速器件性能的衰减,限制了器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产业化进程。虽然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通过分子钝化可以有效提高薄膜以及器件的稳定性,但通常为静态钝化,即钝化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无法修复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新缺陷。为此,唐群委团队提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动态钝化界面,利用低熔点有机小分子在高温下的固液相变,实现了钝化分子向体相钙钛矿薄膜的纵向渗透,钝化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以最大限度地提取电荷并抑制离子迁移,在空气、热和持续光照条件下,器件的稳定性显著增强。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和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202301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