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汉杰课题组“上转换光遗传学调控肠-脑轴”研究取得新进展

“肠道菌群”泛指定植于肠道的宿主微生物。它们虽定植于肠道,却不仅仅调控肠道稳态。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免疫激活、神经调控等,影响远端大脑,进而影响宿主行为、疾病等稳态。这条通过肠道菌群调控大脑的途径,也被称为“肠-脑轴”。

“肠道菌群”泛指定植于肠道的宿主微生物。它们虽定植于肠道,却不仅仅调控肠道稳态。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免疫激活、神经调控等,影响远端大脑,进而影响宿主行为、疾病等稳态。这条通过肠道菌群调控大脑的途径,也被称为“肠-脑轴”。如何利用“肠-脑轴”途径,实现对大脑神经系统的精准调控,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点。

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汉杰课题组在“肠-脑轴”精准调控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在ACS旗下ACS NANO期刊发表题为“Light-SensitiveLactococcus lactisfor Microbe−Gut−Brain Axis Regulating via Upconversion Optogenetic Micro-Nano System”的研究成果。

在本文中,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了“光敏乳酸乳球菌”,使其在蓝光诱导下分泌特定产物;为解决外源工程菌体内靶向难、体内调控难的两大关键问题,结合水凝胶递送技术及上转换光遗传技术,可实现工程菌的“小肠精准靶向递送”及“体内精准表达调控”。并在小鼠中,以焦虑症、帕金森症与迷走神经调控为研究模型,对该系统的体内可实施性进行探究。具体研究要点如下:

(1)“光敏乳酸乳球菌”系统的构建:为了实现乳酸乳球菌的体内精准调控,利用光遗传学改造,为其加上表达“开关”是第一步。将蓝光响应启动子pDawn插入乳酸乳球菌NZ9000表达载体pNZ8148,并以GFP为报告基因,验证光敏乳酸乳球菌的蓝光敏感性。实验证实,与黑暗组相比,蓝光光照30 min后,GFP表达提高3倍。

(2)“小肠精准靶向递送”系统的构建:由于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如何将“光敏乳酸乳球菌”最大可能地靶向至小肠,是利用工程菌调控“肠-脑轴”的关键难题。利用海藻酸钠材料的独特pH敏感性,制备包裹乳酸乳球菌的“壳聚糖-海藻酸钠”水凝胶微珠,并在其表面修饰小肠靶向肽PepT1。小鼠口服后,胃液内,微珠保持稳定;肠道内,在PepT1及壳聚糖作用下,微珠靶向到小肠内皮细胞,并在肠液pH作用下,乳酸乳球菌从海藻酸钠中逐步释放。实验证实,与传统的口服方法相比,该微珠能够将乳酸乳球菌的小肠靶向率提高4倍。

(3)“体内精准表达调控”系统的构建:蓝光作为可见光,不仅难以到达深层生物组织,而且对神经系统有一定损害性。将上转换材料包裹在PEGDA微液滴中,通过口服递送至小鼠肠道后,上转换材料可以将980nm近红外光转换至体内蓝光,进而诱导“光敏乳酸乳球菌”表达下游产物。实验证实,30min的近红外光诱导下,“光敏乳酸乳球菌”在体内可表达GFP。

(4)“肠-脑轴”调控应用:针对不同的神经模型,构建分泌不同产物的“光敏乳酸乳球菌”,在小鼠体内验证该系统的“肠-脑轴”调控能力。实验证实,将蓝光诱导下分泌γ-氨基丁酸(GABA)的乳酸乳球菌LL-GABA利用微珠递送至小肠,在焦虑模型小鼠中,接受7天近红外光照后,小鼠焦虑症状缓解;将蓝光诱导下分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乳酸乳球菌LL-GCSF利用微珠递送至小肠,在帕金森模型小鼠中,接受7天近红外光照后,小鼠帕金森症状显著缓解;构建蓝光诱导下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乳酸乳球菌LL-GLP1,利用微珠递送至小肠后,利用近红外光刺激小鼠腹部,GLP1可通过刺激肠神经激活迷走神经通路,诱发脑内神经元兴奋。

这项工作将合成生物学技术、纳米工程技术与神经科学技术结合,以“肠-脑轴”为例,为工程菌精准、有效地调控宿主的大脑创造新的方法。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潘惠卓,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孙韬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汉杰。该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等经费资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