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Nature》,Bio-X研究院曹骎课题组成功解析额颞叶变性病人脑组织中TMEM106B纤维的冷冻电镜结构

淀粉样纤维是由蛋白质发生液-固相变生成的聚集产物,与人类疾病,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如Aβ和tau纤维之于阿尔兹海默症,α-synuclein纤维之于帕金森氏症等。

近日,《Nature》以“Amyloid fibrils in disease FTLD-TDP are composed of TMEM106B not TDP-43”为题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长聘教轨副教授曹骎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avid Eisenberg课题组等的合作研究成果,解析了额颞叶变性病人脑组织中提取的淀粉样纤维的高分辨率结构,为该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图1Nature文章封面

淀粉样纤维(amyloid fibrils)是由蛋白质发生液-固相变生成的聚集产物,与人类疾病,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如Aβ和tau纤维之于阿尔兹海默症,α-synuclein纤维之于帕金森氏症等。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FTLD)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的第三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早先的研究指出FTLD病人脑组织中也存在淀粉样纤维,然而这一结论并未得到分子层面的证实,同时形成这些纤维的蛋白也未得到鉴定。

图2 TMEM106B纤维结构解析

(a)本研究中FTLD病人的脑切片免疫用诊断(上)及提取的淀粉样纤维的负染电镜照片(下)。(b)纤维冷冻电镜数据处理,包括二维分类(左)和三维重构(右)。(c)解析的纤维结构。

为揭示FTLD与淀粉样纤维的关联,此项工作尝试从40个患有FTLD-TDP(一种FTLD的主要亚型)的捐献者脑组织中提取淀粉样纤维,最终在其中38个患者中发现了纤维,成功从其中4个患者中提取了纤维,并使用冷冻电镜三维螺旋重构的技术解析了这些纤维的近原子分辨率的结构(最高分辨率为0.29纳米)。出人意料的是,纤维的结构显示,这些纤维来自于一种从未被报道可以发生淀粉样聚集的蛋白—TMEM106B。此工作证实了FTLD是一种淀粉样纤维相关疾病,为淀粉样纤维蛋白家族拓展了一个全新的成员,同时为FTLD的病理机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假说,即TMEM106B的纤维化参与了FTLD的发病过程,并可能通过抑制TMEM106B的纤维化治疗这一疾病。

曹骎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另一位第一作者是Eisenberg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江逸潇。论文的合作单位有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霍华德-休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以及美国Mayo Clinic研究所。

曹骎博士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2021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科学研究,任博士后及助理研究员;2021年5月全职回国工作,加入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任长聘教轨副教授、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相分离相变的分子机理研究及抑制剂设计,代表性论著包括Nature Chemistry (2018),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2018, 2019, 2020, 2021)等。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670-9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