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麦耀华教授团队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获多项独立第三方认证

麦耀华教授团队长期以来从事太阳能光伏材料和器件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工作,近年来在钙钛矿太阳电池和硫系薄膜太阳电池领域取得多个突破性进展。2021年10月,团队在玻璃衬底上制备的钙钛矿光伏组件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获得21.37%的孔径面积效率,为当时已报道的最高效率。

近日,在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刘冲副研究员、吴绍航副研究员和张翠苓博士生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团队在大面积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研究上取得突破,经过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测试认证,在标准太阳光测试条件下,平面反式结构的柔性光伏组件孔径面积效率达19.21%(有效面积效率20.20%),为当前已报道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的世界最高转换效率,同时,样品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图1、团队制备的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

(图2、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I-V参数)

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可以应用于室内弱光能量采集,为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和物联网传感器网络提供电力供应,市场前景广阔。团队制备的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在室内弱光辐照下表现优异,特别是在U30光源下,组件的有效面积效率高达31.21% (1000 lux,见图3),孔径面积效率达29.69%,为当前已报道的钙钛矿光伏组件室内弱光最高转换效率。

(图3、柔性钙钛矿组件在室内光测试条件下的I-V参数)

麦耀华教授团队长期以来从事太阳能光伏材料和器件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工作,近年来在钙钛矿太阳电池和硫系薄膜太阳电池领域取得多个突破性进展。2021年10月,团队在玻璃衬底上制备的钙钛矿光伏组件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获得21.37%的孔径面积效率,为当时已报道的最高效率。2021年12月,团队制备的碲化镉太阳电池获得20.16%的认证转换效率,为当前世界最高转换效率之一。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