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研究发现孤独症和具有高孤独症特质的儿童在感知和理解身体内部信号方面存在困难

以往研究表明,内感觉与个体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情绪状态、以及个体的学习能力显著相关。以往研究提示,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以及具有亚临床高孤独特质的儿童,可能在内感觉准确性方面存在异常。研究结果表明,与典型发育的儿童相比,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以及共病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的孤独症儿童均表现出较低的内感觉准确性。

内感觉是指个体对于身体内部感觉信号的觉察与整合,典型的内感觉包括对心跳和呼吸的觉察。以往研究表明,内感觉与个体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情绪状态、以及个体的学习能力显著相关。内感觉可帮助人们保持生理平衡以达到感知觉的最佳状态,故而对于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以往研究提示,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以及具有亚临床高孤独特质的儿童,可能在内感觉准确性方面存在异常。然而,以往研究采用的内感觉测量方法异质性较大,故而结论之间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对于研究结果的解读也莫衷一是。

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NACN)实验室陈楚侨研究员带领团队采用新开发的“眼动内感觉准确性任务(EIAT)”范式,通过较为简单的指导语,客观地测量了孤独症儿童的内感觉准确性。研究对30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20名患有孤独症且共病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ADHD)的儿童,以及63名具有高-低孤独特质的典型发育儿童进行了眼动内感觉准确性任务,并且邀请孩子的主要监护人对于这些儿童的孤独特质与ADHD症状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与典型发育的儿童相比,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以及共病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的孤独症儿童均表现出较低的内感觉准确性。研究还发现,与具有低水平孤独特质的典型发育儿童相比,具有较高孤独特质的典型发育儿童也表现出较低的内感觉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内感觉准确性与孤独症和ADHD的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支持了孤独症儿童的心率内感觉存在异常的结论。

综上所述,这些发现强调了儿童在感知和理解内部身体信号方面的困难,可能与其孤独特质和ADHD特质有关,对人们理解孤独症和ADHD儿童的感觉加工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的支持。成果已在线发表于 Autism Research

论文信息:

Yang, H. X., Zhou, H. Y., Li, Y., Cui, Y. H., Xiang, Y., Yuan, R. M., Lui, S. S. Y., Chan, R. C. K.*(2022). Decreased interoceptive accurac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with 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utism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02/aur.2679

相关论文:

Yang, H. X., Hu, H. X., Zhang, Y. J., Wang, Y., Lui, S. S. Y., Chan, R. C. K.* (2021). A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oception, self-awareness, empathy, alexithymia, and autistic traits.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https://doi.org/10.1007/s00406-021-01274-8

Yang, H. X., Zhou, H. Y., Wei, Z., Wan, G. B., Wang, Y., Wang, Y. Y., Yang, T. X., Lui, S. S. Y., Chan, R. C. K.* (2021). Multidimensional interoception and autistic traits across life stages: Evidence from a novel eye-tracking task.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https://doi.org/10.1007/s10803-021-05155-w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