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今晚19,00,“E家之言”抗疫特别策划,——,智能信息处理专场

2022年1月7日19:00-22:00,“同心抗疫、助力长安”学术盛宴第2场——智能信息处理专场前沿论坛即将在云端与大家见面。本次论坛特邀请5位领域专家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召集人为《电子与信息学报》主编付琨研究员,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孙显研究员担任嘉宾主持。本次论坛将在蔻享学术直播间进行同步直播,欢迎准时观看!

近来,西安突发的疫情牵动国民之心,值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西安众高校联合组织,推出“E家之言”特别策划——“同心抗疫、助力长安”云端学术盛宴,为西安的广大师生献上五场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前沿论坛。旨在海纳百川、以科学点亮长安,期望这场云端的“稷下学宫”,能将西安师生与全国关心西安的朋友们团结在一起,探讨电子信息科学研究热点,共话领域前沿风向。

2022年1月7日19:00-22:00,“同心抗疫、助力长安”学术盛宴第2场——智能信息处理专场前沿论坛即将在云端与大家见面。本次论坛特邀请5位领域专家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召集人为《电子与信息学报》主编付琨研究员,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孙显研究员担任嘉宾主持。

本次论坛将在蔻享学术直播间进行同步直播,欢迎准时观看!

论坛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学报》融媒体工作室

联合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

论坛议程

报告简介

01

付琨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付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与信息学报》主编。国家杰出青年和国防卓越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长期从事对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设计和研制工作,是计算机视觉与遥感图像理解、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学术带头人。先后担任十余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和型号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在地理空间信息精准处理、共享服务和定量应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北京市、军队和国防科技等省部级一等奖6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2017年起,担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空天大数据与智能专委会主任。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23项,主持制定我国高分对地观测行业标准12项。

报告题目:遥感大数据:处理与应用

报告摘要:

当前,随着高分专项持续建设,遥感数据的获取能力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将这些多星多传感器的数据作为统一的资源池,会给传统的处理和应用技术带什么改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报告指出,遥感大数据催生了全新的处理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规则和干预,降低了定量遥感的门槛。

遥感大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是,攻克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技术,构建全球一张图,报告从精细化处理、高精度定标、样本仿真生成、要素智能提取等几个方面剖析了传统方法和大数据新方法的区别。进一步,报告阐述了通过人机协同,构建面向大数据的数字化应用新模式,使之前一些不可能的任务成为可能,在军民多个领域发挥重大效益。

02

公茂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报告人简介:

公茂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智能研究所所长,智能安全前沿研究中心负责人,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智能理论与方法、网络信息感知与隐私保护、雷达与遥感智能系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二十余项课题,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一万余次,H-index引用指数50+,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担任IEEE演化计算汇刊、IEEE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汇刊等期刊编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等。

报告题目:深度神经网络结构优化

报告摘要:

深度神经网络借助其深层结构,具备很强的复杂问题建模能力,在特征的自主表达学习、数据的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诸多领域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深度神经网络在理论研究上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瓶颈难题。首先深度网络的结构设计困难,如网络结构、层数、节点数目等大多需要人工设定;同时,模型的表达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显著,需要反复调参;而且,基于梯度的网络优化算法存在梯度弥散和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本报告将介绍团队近期在解决深度神经网络结构优化难题上的一些思路和尝试,并汇报在深度神经网络应用上的一些新进展。

03

刘青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报告人简介:

刘青山,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模式识别、图像理解等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先后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特聘教授等,带领团队入选了江苏省双创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图形图像学会学术工委主任、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等。

报告题目:机器视觉中的特征学习

报告摘要:

机器视觉的目标就是让机器能具有像人眼一样的视觉感知能力,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视觉特征学习问题是实现让机器能自动看懂外面环境的核心问题之一。除了光照、遮挡等问题之外,随着视觉传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数据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规模越来越大,给视觉特征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报告将简单回归一下视觉特征学习的发展,并结合团队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汇报我们在视觉特征稀疏低维表达和深度视觉特征学习方面的研究进展。

04

徐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人简介:

徐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工委副主任。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演讲者荣誉。研究兴趣为视频压缩、图像处理。近五年,在IJCV、IEEETPAMI、TIP、JSAC、TMM等权威期刊以及IEEECVPR、ICCV、ECCV、ACMMM、AAAI、DCC等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原创探索、优青以及北京市杰青等项目。

报告题目:通往沉浸式媒体体验之路:全景视频感知、质量评价与压缩

报告摘要:

沉浸式媒体业务已经成为未来多媒体业务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全景视频逐步普及,成为沉浸式通信主要载体,可提供身临其境体验。全景视频覆盖广、分辨率高,产生数据量爆炸式增长,造成通信带宽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另一方面,人类观看全景视频的视场仅占全景区域1/10,存在大量感知冗余。为突破沉浸式通信带宽受限瓶颈,可从全景视频感知模型出发,开展全景视频感知、质量评价与压缩的研究工作。为此,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深度模仿学习的全景视频视觉注意模型;(2)面向用户体验的全景视频感知失真度量方法;(3)带宽受限下全景视频压缩的质量优化方法。

05

班晓娟 北京科技大学

报告人简介:

班晓娟,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党代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及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与三维可视化方面的研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总装备部探索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科学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等出版专著4部,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著1部。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CI和EI收录200余篇。近年在Nature子刊,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顶级国际会议CHI、VR、SIGGRAPH等发表文章多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5项。

报告题目:医学图像处理与三维可视化

报告摘要:

计算机视觉旨在使用计算机智能算法代替“人眼”处理、分析和识别数字图像中的目标。随着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计算机视觉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医疗领域的影像分析,旨在智能且高效地辅助医生去识别影像中的病灶区域,提高患者的诊断效率,最终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本报告重点阐述了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依托实际的案例介绍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特邀主持人:

孙显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主持人简介:

孙显,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从事我国对地观测信息智能处理与分析关键技术攻关,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重大型号工程等10余项任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科院杰出成就奖等省部级奖励4项,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发表SCI论文收录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7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4项。是IEEE高级会员、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会员,任IEEE GRSS IADF-MIA共同主席、IEEE JSTARS、Remote Sensing等国际期刊以及《电子与信息学报》、《遥感学报》等期刊编委。

直播通道:《电子与信息学报》蔻享学术直播间(点击可直达直播间)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