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王挺教授、陈代荣教授《Adv.Sci.》,基于可逆金属电沉积的集热型电致变色智能窗

目前,在众多的智能窗中,由于电致变色智能窗具有低驱动电压、可控动态调节光透过率、能耗低、易于集成等特点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该工作提出将基于可逆金属电沉积的电致变色智能窗与水流窗集成,设计一种新型的集热型电致变色智能窗。图5集热型电致变色智能窗潜在应用示意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能源消耗不断增长。据统计,全球的能源消耗总量中用于建筑中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 %-40 %,因此如何实现建筑节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建筑围护中,窗体部分传热快,能量耗散高,而智能窗是解决窗体能耗的最优选择。目前,在众多的智能窗中,由于电致变色智能窗具有低驱动电压、可控动态调节光透过率、能耗低、易于集成等特点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虽然多种电致变色智能窗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各种电致变色智能窗主要通过调节太阳光的强度,即“遮阳”来实现调节室内温度、节能环保的目标,特别是在智能窗的着色态,其颜色深,吸光度很高,随着阳光照射,智能窗本身温度会很快提高,智能窗本身吸收的太阳能主要以热辐射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这些热量一方面以热辐射形式回到室内,降低调温效果,另一方面,这些能量的损失在绿色建筑中降低了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是一种资源浪费。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水流窗这一概念被提出:由两块平行的玻璃板作为太阳能集热吸收板,流动的水在玻璃板之间用于传热/储热,这种玻璃夹层水流窗结构简单,将其用作建筑外墙玻璃可以有效降低室内制冷负荷,而所得的热水可以用于室内调温或其他应用。而这种水流窗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玻璃透光度高,其光热利用效率偏低(6 %-10 %),明显低于商业化太阳能热水器件。提高光热利用率需要提高玻璃吸光度,而透光度降低对室内照明需求不利,这一困难使水流窗的发展陷入两难境地。

近期,山东大学王挺教授与陈代荣教授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 solar water-heating smart window by integration of the water flow system and the electrochromic window based on reversible metal electrodeposition”的文章(DOI: 10.1002/advs.202104121),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王玲。该工作提出将基于可逆金属电沉积的电致变色智能窗与水流窗集成,设计一种新型的集热型电致变色智能窗。即在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智能窗的基础上,将电沉积的金属薄膜层作为太阳能集热板,水相电解液作为流动的导热/储热介质,实现对太阳光热的有效利用。与传统电致变色智能窗相比,水流系统的引入可以显著调节智能窗自身的热辐射,进而使得智能窗可以更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与一般水流窗相比,在智能窗着色态下,高达42 %的太阳能可被有效收集和存储,并可进一步用于室内供暖等。该工作表明集热型电致变色智能窗既可以平衡自然采光、隔热和遮阳的需求,又实现了对太阳光照的主动调节和对太阳光热能的高效收集利用,可望实现高效太阳能利用与节能减排的目标。

图1 a为集热型电致变色智能窗与传统电致变色智能窗、水流窗在调光、控温、储能方面性能对比图;b为新型集热型智能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 a为集热型电致变色智能窗的结构示意图;b,c为智能窗的响应时间曲线;d为智能窗电致变色玻璃不同颜色状态的照片。

图3a为智能窗组装到模型房屋的照片;b为模型房屋中温度传感器位置的示意图;c, d为 60分钟内有无水流时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变化曲线。

图4a 为集热型电致变色智能窗器件组装示意图;b为储热温度曲线及相应智能窗太阳能光热转化率。

图5 集热型电致变色智能窗潜在应用示意图。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104121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