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Energy》,耐4.8V高压的无机固态电解质助力全固态锂电循环3000次!

采用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负极的全固态锂电池可满足对高能量密度和卓越安全性不断增长的需求。开发具有宽电化学稳定性窗口和高离子电导率的SE是实现ASSBs实际应用的的关键组件,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在此,加拿大滑铁卢大学LindaF.Nazar教授报道了一系列锂混合金属氯尖晶石Li2InxSc0.666−xCl4无机固态电解质,其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以及低电子电导率,可实现高性能ASSBs。

采用固态电解质(SE)和锂金属负极(或无负极设计)的全固态锂电池(ASSBs)可满足对高能量密度和卓越安全性不断增长的需求。开发具有宽电化学稳定性窗口和高离子电导率的SE是实现ASSBs实际应用的的关键组件,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

在此,加拿大滑铁卢大学Linda F. Nazar教授报道了一系列锂混合金属氯尖晶石Li2InxSc0.666−xCl4 (0 ≤ x ≤ 0.666)无机固态电解质,其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2.0 mS cm−1)以及低电子电导率(4.7 × 10-10 S cm-1),可实现高性能ASSBs。此外,由于这些SE相对于无涂层高压正极材料具有出色的界面稳定性,与LiCoO2(LCO)或LiNi0.85Co0.1Mn0.05O2(NCM85)结合的ASSBs可在高达4.8 V下(vs. Li+/Li)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优于最先进的ASSBs。

图片

文章亮点:

1. 这类锂混合金属氯化物无机固态电解质,可在很宽的组成范围内表现出高达2.0 mS cm-1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并具有低电子电导率(4.7 × 10-10 S cm-1),这有助于其在高压下的稳定性。

2. 这种SE具有高氧化稳定性和化学相容性,与未改性LCO、NCM622和NCM85接触时可形成稳定的界面,因此可在4.8 V(vs. Li+/Li)高压下实现出色的电化学性能。

3. 此外,这类氯化物SE具有高可塑性,它允许通过温和研磨在正极活性物质颗粒上获得半均匀的薄涂层,残留的裸表面有利于正极颗粒之间的电子传输。因此,在正极复合材料中掺入SE(10-20 wt%)可在正极复合材料中提供三维互连的混合离子/电子网络。

4. 得益于上述优势,NCM85基ASSB在室温下显示出超长的使用寿命:高达3,0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0%。正极活性物质负载高达52.5 mg cm-2 (7 mAh cm-2) 的LCO基ASSB在室温和高温(50 °C)下也表现出非常稳定的长期循环和高比容量。具有21.6 mg cm-2高负载的NCM85基ASSB表现出>4 mAh cm-2 (>190 mAh g-1)的容量且没有衰减。

图1 Li2InxSc0.666−xCl4的XRD图和锂离子电导率

图2 Li2In1/3Sc1/3Cl4的结构和可能的锂离子扩散途径

图3 ASSBs的室温倍率性能

图4 ASSBs的长期和高压电化学性能

图5 高负载ASSBs的电化学性能

图6 NCM85和Li2In1/3Sc1/3Cl4在4.8 V高压下的界面演变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1-00952-0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