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Discovery(IF=39)|,万逢义团队发现细菌基因毒素驱动结肠肿瘤发生的潜在机理

与持续性细菌感染相关的慢性和低度炎症与结肠肿瘤的发展有关;然而,暂时性和自限性感染对细菌驱动的结肠肿瘤发生的影响仍然是个谜。细菌感染已成为导致全球癌症负担的重要环境因素。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表明,UshA作为一种细菌T3SS依赖性基因毒素,在促进小鼠瞬时和非侵入性细菌感染,加速结肠肿瘤发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来源:iNature(ID:Plant_ihuman)

与持续性细菌感染相关的慢性和低度炎症与结肠肿瘤的发展有关;然而,暂时性和自限性感染对细菌驱动的结肠肿瘤发生的影响仍然是个谜。

2021年12月20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万逢义团队在Cancer Discovery(IF=39)在线发表题为“Bacterial Genotoxin Accelerates Transient Infection–Driven Murine Colon Tumori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 UshA 是一种新型附着/消除 (attaching/effacing,A/E) 病原体的基因毒素,其中包括人类病原体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及其鼠等效Citrobacter rodentium (CR)。

UshA 具有催化组氨酸-天冬氨酸二联体的直接 DNA 消化活性。UshA 通过 III 型分泌系统 (T3SS) 注射到宿主细胞中,在体外和体内感染期间触发 DNA 损伤并启动致瘤转化。此外,UshA 在遗传易感ApcMinΔ716/+小鼠的 CR 感染、加速结肠肿瘤发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表明,UshA 作为一种细菌 T3SS 依赖性基因毒素,在促进小鼠瞬时和非侵入性细菌感染,加速结肠肿瘤发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细菌感染已成为导致全球癌症负担的重要环境因素。几种与人类结肠肿瘤高度相关的细菌,包括产肠毒素的脆弱拟杆菌、具核梭杆菌和含有聚酮合酶基因组岛的大肠杆菌菌株,最近被证明可以加速结肠肿瘤的发展。这些发现强调了持续感染和慢性炎症在细菌驱动的结肠肿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作为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人类病原体肠病原性大肠杆菌 (EPEC) 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 以及它们的鼠等效Citrobacter rodentium (CR),通过形成附着和消除 (A/E) 肠上皮病变。尽管早期证据表明了致瘤潜力,但 A/E 病原体的非侵入性感染对细菌促进的结肠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该研究报告 UshA 是一种新型附着/去除 (attaching/effacing,A/E) 病原体的基因毒素,其中包括人类病原体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及其鼠等效Citrobacter rodentium (CR)。

UshA 具有催化组氨酸-天冬氨酸二联体的直接 DNA 消化活性。UshA 通过 III 型分泌系统 (T3SS) 注射到宿主细胞中,在体外和体内感染期间触发 DNA 损伤并启动致瘤转化。此外,UshA 在遗传易感ApcMinΔ716/+小鼠的 CR 感染、加速结肠肿瘤发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表明,UshA 作为一种细菌 T3SS 依赖性基因毒素,在促进小鼠瞬时和非侵入性细菌感染,加速结肠肿瘤发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参考消息:

https://cancerdiscovery.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21/12/18/2159-8290.CD-21-0912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