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舍予副教授团队在药物减重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日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舍予副教授团队药物减重临床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其研究成果作为“原始研究”于12月8日在线发表于临床医学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上。该研究是中国循证医学中心首个“华西快速推荐”项目的分支任务之一。

日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舍予副教授团队药物减重临床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其研究成果作为“原始研究”于12月8日在线发表于临床医学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CW le Roux教授专业专题述评高度评价该研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该研究在正式发表前,其预印本多次高居肥胖、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排行榜前十。正式发表前已被Lancet等多个高水平期刊引用。该研究是中国循证医学中心首个“华西快速推荐”项目的分支任务之一。

肥胖是内分泌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处于疾病负担前列。尽管生活方式干预一直被强调是减重干预的基石,但很多深受超重与肥胖困扰的成年人很难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或在停止生活方式干预后出现体重反弹。减重药物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补充手段,其需求经久不衰。然而,减重药物的减重效果和风险长期存在争议,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减重药物出现,也不断有减重药物因为安全性问题被医药管理部门“下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舍予副教授团队通过对现有主要减重药物临床试验的系统性回顾和质量评价,采用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和创新型结果可视化模式,并结合研究实际情况自主研发了新的药物分类模型,发现芬特明/托吡酯和GLP-1受体激动剂是减重效果最显著的减重药物。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芬特明/托吡酯平均减少8%的体重(单纯生活方式干预1年体重平均下降3.4%),48%和43%的成人因为使用该药物体重下降超过5%和10%(单独生活方式干预1年约27%的成年人体重下降超过5%,而约11%体重下降超过10%)。在GLP-1受体激动剂中,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连续使用1年司美格鲁肽体重平均额外下降12.5%,超过一半的使用者因用药体重下降超过5%或10%。在不良反应方面,每1000人使用1年芬特明/托吡酯会有61人出现不良反应而因此放弃用药,而司美格鲁肽则是44人。该研究结果将后续支撑首个华西快速推荐关于减重药物的临床决策推荐,并将可能减重药物选择模式,进而为全球深受体重困扰人民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该研究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循证评价与快速指南研究室李舍予副教授牵头,并作为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循证评价与快速指南研究室研究实习员石清阳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21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汪洋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唯一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单位。来自挪威Olso大学、加拿大McMaster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医院老年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护理部、药剂科、泌尿外科的临床医生、方法学家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参与了该研究。此外,该研究也得到来自全国各地20余位从事肥胖诊疗工作的临床专家组成的指南专家小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35计划项目、内分泌代谢科、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该研究是由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ochrane中国中心MAGIC中国中心指南评价与快速推荐研究室自2021年5月牵头制定并发布国际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以来又一个标志性阶段成果。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