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1%效率!天津大学在钙钛矿太阳能模组上取得重要进展!

钙钛矿太阳能模块因其市场潜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有关不同钙钛矿成分的内在放大潜力的出版物仍然相对稀少。另一方面,虽然通过钙钛矿的铯阳离子(Cs+)掺杂在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更多关注的是钙钛矿相稳定效应。Cs+掺杂理解有助于进一步改进PSC性能。

钙钛矿太阳能模块因其市场潜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有关不同钙钛矿成分的内在放大潜力的出版物仍然相对稀少。另一方面,虽然通过钙钛矿的铯阳离子 (Cs+) 掺杂在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PSC) 的功率转换效率 (PCE) 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更多关注的是钙钛矿相稳定效应。Cs+掺杂理解有助于进一步改进PSC性能。

天津大学Yi Zhang Yaqing Feng等人采用中等掺杂Cs的MAPbI3被用作模型钙钛矿材料,以排除相稳定效应。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中Cs+对晶体结构、结晶过程、陷阱态密度、能带结构和电荷(即离子或光载流子)传输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观察到Cs+掺杂可以大大增加钙钛矿薄膜中的载流子扩散长度。小面积器件(0.09 cm2)的 PCE 从19.73%增加到21.72%,在Cs+掺杂后,回滞效应消除,工作稳定性得到提高(T85 = 1000 小时。此外,活性面积大于30 cm2的含Cs+钙钛矿模组获得了21.08%的 PCE,比参考组(18.26%)具有更好的“再现性”。

Xuehui Liu et al. High-efficiency perovskite photovoltaic modules achieved via cesium dop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1.13371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1052876#!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