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电子系团队参与电力线通信国家标准化工作

清华大学电子系副教授杨昉作为第一起草人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低压电力线通信第1部分:物理层规范》获得批准发布,并将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清华大学参与该标准编制的还包括电子系教授宋健、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克武。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第12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了602项国家标准。清华大学电子系副教授杨昉作为第一起草人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低压电力线通信 第1部分:物理层规范》(GB/T 40786.1-2021)获得批准发布,并将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清华大学参与该标准编制的还包括电子系教授宋健、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克武。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低压电力线通信 第1部分:物理层规范》获得批准

该标准规定了一种宽带低压(1kV以下)电力线通信系统物理层的功能模块、传输通信协议和编码调制方式等,可用于利用低压电力线作为通信媒体的物理层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及维护。该标准中采用了六项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涉及信道编码、调制、帧结构等领域。

电力线通信是指利用电力线作为介质实现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技术,按使用的频率划分通常分为窄带电力线通信和宽带电力线通信,窄带电力线通信使用的频率为3KHz-500KHz,提供较低传输速率的通信服务,适合智能电网、工业控制、物联网等控制信息的传输;宽带电力线通信使用的频率为1MHz-100MHz,利用现有电力线组建室内网络,实现宽带数据和多媒体信号传输。电力线通信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网络运营和建设成本,是国内外产业界研究热点。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还参与了同期发布的另外一项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低压电力线通信 第2部分:数据链路层规范》(GB/T 40786.2-2021)的制定工作。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