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在灌木植物细根分支构型与分布格局之间权衡关系研究中获新进展

细根不仅在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固着植物的重要器官。细根形态构型,分布深度,生长速率是细根最基础的性状特征,他们决定植物探索土壤资源的能力和生态适应方式。虽然目前对于三者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它们之间的权衡关系认识还十分有限,这限制了对植物地下养分获取策略的深刻理解。

细根(<2mm)不仅在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固着植物的重要器官。细根形态构型,分布深度,生长速率是细根最基础的性状特征,他们决定植物探索土壤资源的能力和生态适应方式。虽然目前对于三者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它们之间的权衡关系认识还十分有限,这限制了对植物地下养分获取策略的深刻理解。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课题组选取11种川西地区常见的灌木为实验对象,采用同质园样地。通过研究有效地将灌木的细根拓扑结构、垂直分布格局、生长速率三个部分联系起来,探讨了细根养分吸收策略。研究发现,11 种灌木物细根的形态、垂直分布与生长速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所有物种细根形态在前三个根序之间差异较小,在更高的根序变化较大。细根密度随着土壤加深而呈指数模式下降,垂直分布系数(β)在0.912-0.966之间。粗根物种具有更大的分枝强度,根系深度独立于根形态;细根生长速率与细根深度呈负相关:深根物种与缓慢的生长速度有关,浅根物种生长速率根更快,说明深根物种更有利于吸收地下水;浅根物种在表层分布大量的根系,有利于吸收表层土壤水分与养分。

该成果以“Linking fine-root architecture,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rate in temperate mountain shrubs”为题发表于OIKOS(IF=3.9),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杨雨,通讯作者为李芳兰。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5105)、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 (2018SZDZX0035)和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2018SZDZX0035)的支持。

原文链接

1 十一种温带山地灌木细根分支构型和主要模式

2 十一种温带山地灌木细根生物量密度垂直分布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