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Scripta,Mater》,原位TEM和MD模拟研究钨<100>环演变

然而,在后续辐照过程中形成的<100>环的反应和转化仍不清楚。随着辐照通量的增加,已有学者研究了FeCrAl合金中<100>环的比例变化,但没有发现明显的趋势。同时,发现<100>环的比例仅微弱地依赖于钨的含量。然而,环反应的影响没有被提及,并且从环形核到位错网络形成的<100>环的完整轨迹尚未建立。

在体心立方(BCC)材料中,高能粒子辐照会导致晶格缺陷,包括间隙原子和空位,这些缺陷倾向于聚集成二维位错环,伯格斯矢量为1/2<111>或<100>,<100>环被认为具有低迁移率,导致显着影响机械性能,如辐照硬化和脆化。因此,它们的产生和演化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00>环的形成机制通过原位辐照、计算模拟和理论分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在后续辐照过程中形成的<100>环的反应和转化仍不清楚。一直以来,与<100>环和1/2<111>环之间的环反应不同,对<100>环之间的反应进行的探索很少。随着辐照通量的增加,已有学者研究了FeCrAl合金中<100>环的比例变化,但没有发现明显的趋势。同时,发现<100>环的比例仅微弱地依赖于钨的含量。然而,环反应的影响没有被提及,并且从环形核到位错网络形成的<100>环的完整轨迹尚未建立。

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在钨中30 keV H2+和He+双光束照射期间,<100>环之间的反应产生了1/2<111>环,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环之间的反应过程,原位观察到<100>环的演变。相关论文以题为“In-situ TEM observation and MD simulation of the re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100> loops in tungsten during H2+& He+dual-beam irradiation”发表在Scripta Materialia。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criptamat.2021.114154

多晶钨样品(纯度99.95%)通过双喷电解抛光,在XI-AMEN设备中进行了1173 K的原位30keV H2+和He+双光束照射。氢通量和氦通量分别为3.96×1012和3.3×1012离子·cm-2·s-1,监测区域的平均位移损伤率、注入H浓度率和注入He浓度率分别约为3.94×10-5dpa/s. 3.27 appm/s和3.03 appm/s,厚度约为135 nm,MD模拟是通过LAMMPS软件进行的。

研究发现辐照诱导的<100>环将转化为1/2<111>环,<100>环在辐照过程中具有类似大小的回路。<100>环被1/2<111>环吸收导致随着注量的增加<100>环的数量急剧减少,只有少数<100>环在后期1.19×1016H2+·cm-2& 9.9 He+·cm-2辐照中存在。这意味着<100>位错环几乎不参与位错网络的形成。

图1 辐照钨中的位错环反应的TEM图

图2 从<100>环到1/2<111>环转变的MD模拟

图3 随着辐照通量的增加,在选定的区域内出现的<100>环

图4 从图3中测量的<100>环和1/2<111>环的面数密度和平均尺寸与辐照剂量的函数

1/2<111>环的面数密度先增加然后不断减小,环数的减少与环形核率的下降和频繁的环聚结有关,还有表面效应和可能形成<100>环的1/2<111>反应等因素也会影响1/2<111>环密度。在一定范围内,1/2<111>环的平均尺寸总是大于<100>环的平均尺寸。一旦小尺寸<100>环与大尺寸的1/2<111>环接触,会被吸收,导致1/2<111>环增长更快。同时,1/2<111>环之间的聚结也产生更大的1/2<111>环。因此,随着辐照通量的增加,1/2<111>环和<100>环之间的平均尺寸差异变得更大,1/2<111>和<100>环密度的变化是一个受多种机制影响的复杂过程。

本文通过原位TEM和MD模拟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反应,其中<100>环之间反应产生1/2<111>环,适当的初始<100>环的相对位置和高温是影响这种转变的关键因素,同时本文还根据原位实验数据建立了<100>环的平均尺寸和面数密度与辐照通量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与工程】,未经许可谢绝二次转载至其他网站,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mse_material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联系邮箱: yzhao@koushare.com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