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章典教授领衔国际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岩面艺术

章典教授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讲师王蕾彬博士、张盛达博士,研究生王晓晴,博士后李腾博士以及吴志峰教授为共同作者。文章目前处于期刊预较样阶段,尚未正式发表,即迅速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图1)。

2021年9月10日,广州大学章典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在高水平期刊《Science Bulletin》在线登载题为《Earliest parietal art: hominin hand and foot traces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 of Tibet》的文章。章典教授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讲师王蕾彬博士、张盛达博士,研究生王晓晴,博士后李腾博士以及吴志峰教授为共同作者。文章目前处于期刊预较样阶段,尚未正式发表,即迅速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图1)。

图1 国内外媒体相关报道

至今,网络上已有中、英、法、德、西、意、俄、日等多国文字的报道或解读,雅虎、NBC、AAAS等知名新闻媒体、学术网站均给予了相关报道或转载;中国科学杂志社、腾讯、百度、新浪、网易、搜狐等国内媒体亦对此进行了持续追踪报道。

时间回到2018年10月,在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过程中,章典教授、王蕾彬博士、研究生王晓晴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邱桑温泉附近的古泉华沉积(海拔约4060米)上发现了一组古人类手脚印,包含5个手印和5个脚印(图2)。在团队成员对手脚印拍照、测量,并在手脚印附近及其所处钙华层进行取样的基础上,章典教授团队联合世界顶级足迹学家、英国伯恩茅斯大学的Matthew R. Bennett教授团队,以及著名铀系定年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的程海教授团队分别从形态学和年代学两个方面对这些手脚印进行研究,此次发表的文章即为该国际团队历三年打磨之结晶。

图2 西藏邱桑古人类手脚印遗迹。(a)区域背景显示了其它关键的古人类发现地点。(b)岩面艺术的位置背景(如箭头所示)。该遗迹处于一块突出的岩角上方,由于上覆的块体被自然移除,岩面艺术暴露在其中一个块体的表面。(c)原始岩面艺术。

通过对这些手脚印进行3D建模(图3)和形态学定量分析,并结合现代人手脚印解剖学特征推测,文章认为它们是在泉华没有成岩之前由古人类压上去的,而且很可能是两个孩童。他们或许在温泉边的软泥中嬉戏,觉得软泥中自己的印迹非常有趣,从而有意识地“创作”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艺术。对手脚印所处钙华层及附近多次取样并反复进行U-Th定年,结果(图4)表明这块“艺术岩板”表层U-Th年龄为距今约16.9-22.6万年,其中还包含了一个手指印的直接测年年龄(约18.7-20.7万年)。

图3 原始岩面艺术彩色渲染3D模型

图4 年代模型。(a)手指印的直接测年结果。(b)对单元I至IV中230Th/232Th比率大于20 x 10-6的U/Th定年的核密度估计(KDE)建模结果。黑色轮廓下的深灰色分布即为KDE分布;浅灰色分布为求和分布,供参考。(c)单元II模拟的开始和结束边界,灰色分布是定年误差,深灰色分布是MCMC建模的结果。这两个图均通过OxCal v.4.4.2 r:5中的KDE模型和边界函数生成。(d)邱桑遗址泉华沉积地层柱状图。

因此,文章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这项研究揭示了目前已知的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岩面艺术,比之前发现的手印至少要老10多万年;同时,这一岩面艺术的发现地也是世界上发现手印海拔最高的地方(大于4000米)。其次,这一发现也为古人类更早地长期定居或季节性踏上青藏高原提供了新证据。邱桑温泉附近的手脚印年代早于晚期智人,但接近于近期在青藏高原海拔较低处发现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年龄,故不排除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出现丹尼索瓦人或其他古老的人种的可能性。

该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71110、41888101)、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601)以及香港研究资助局杰出青年学者计划(编号:28300717)的共同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1006174?via%3Dihub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联系邮箱: yzhao@koushare.com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