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宏志副教授在Adv,Drug,Deliv,Rev等杂志发表“中医药交叉学科”领域引导性综述和系列成果

本文梳理了中医药与纳米靶向药物的发展历程,辨证阐述了二者立足本色基础上的融合趋势和交叉领域,总结了纳米技术在改善中药活性成分成药性方面的优势,特别强调了中药方药对内源性和外源性聚集体的调控作用及其在提高药物治疗精准性和高效性方面的应用证据和发展潜力,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促进中医药交叉学科的外延发展。

近日,乔宏志联合北京大学韩晶岩教授、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组织国内外17家单位的学者共同撰写长篇引导性综述“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and nanomedicine: Converging disciplines to improv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human health”并发表在国际TOP期刊《Adv Drug Deliv Rev》(中科院医学1区,JCR Q1IF 15.471)上。本文梳理了中医药与纳米靶向药物的发展历程,辨证阐述了二者立足本色基础上的融合趋势和交叉领域,总结了纳米技术在改善中药活性成分成药性方面的优势,特别强调了中药方药对内源性和外源性聚集体的调控作用及其在提高药物治疗精准性和高效性方面的应用证据和发展潜力,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促进中医药交叉学科的外延发展。

在中医药学的内涵发展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的变化和效应上,其理论和方法架构来自于中药化学和“分子-靶标”为基础的现代药理学体系。在这一研究框架指导下,人们得以从分子水平理解中药及其方剂的化学组成和药理效用,对很多中药宏观现象的解释也更加科学、可量化。然而,随着中药化合物库的不断积累,一些共性科学问题也开始浮现。例如,单一化学成分很难体现方药配伍要义,药理活性和生物利用度较原方明显降低等。另一方面,中药单味或配伍后存在的大量聚集形式及其在改变药物分子溶出、调节中药整体毒效药效方面的证据业已被发现。然而其中蕴含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乔宏志等学者提出“结构中药学”理论,发表在《中国中药杂志》(卓越期刊封面文章, 2021, 46:2443),认为中药活性化合物的集合构成了中药起效的化学基础,而多成分互作形成的适宜存在形式和物相状态是中药起效的物理基础。中药药效物质的两面性贯穿于中药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是完整体现中药来源、构成、转化、用法和起效特点的基本属性。研究中药药效物质的结构基础可以从多维度认识和理解中药,并用以指导中药的科学实践,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与其他学科的会聚融合,为孕育中医药新认识、新成果提供了新的路径。《药学学报》(2021年第8期)专门开设专栏对“结构中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予以集中报道,并获得陈凯先院士和唐本忠院士的肯定与推荐。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联系邮箱: yzhao@koushare.com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