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C,PNAS,|,假单胞菌来源磷霉素生合成途径最后一环—金属水解酶PsfC催化的氧化脱羧反应

含环氧结构的膦酸盐天然产物磷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由植物病原体丁香假单胞菌和土壤链霉菌产生。链霉菌来源生合成途径已被阐明,但假单胞菌途径未被解析。作者通过异源表达确定假单胞菌生合成途径关键酶PsfC,其催化2-Pmm氧化脱羧生成3-OBPn,晶体结构表明PsfC属于二铁金属水解酶超家族成员,以此丰富了对金属水解酶超家族的相关认识。

摘要

含环氧结构的膦酸盐天然产物磷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由植物病原体丁香假单胞菌和土壤链霉菌产生。链霉菌来源生合成途径已被阐明,但假单胞菌途径未被解析。作者通过异源表达确定假单胞菌生合成途径关键酶PsfC,其催化2-Pmm氧化脱羧生成3-OBPn,晶体结构表明PsfC属于二铁金属水解酶超家族成员,以此丰富了对金属水解酶超家族的相关认识。

内容

链霉菌来源和假单胞菌来源的磷霉素生合成途径分别如1所示,核心代谢产物PEP在PEP变位酶作用下生成PnPy。在链霉菌途径中,PnPy脱羧生成膦酰乙醛PnAA。

而在假单胞菌中不存在编码PnPy脱羧酶的基因,作者推测假单胞菌中磷霉素生合途径如S1所示。

大肠杆菌中共表达生合成基因。对来自丁香假单胞菌PB-5123的psfApsf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共表达(图2A),系统组合表达磷霉素BGC中其他基因结果表明psfA-B产生2-Pmm,psfA-C产生2-OPP和3-OBPn,在先前研究中表明PsfD可以催化2-OPP转化为(S)-2-HPP(图2B)。

PsfC晶体结构。为深入理解PsfC催化2-Pmm生成3-OBPn,作者解析PsfC的晶体结构,其活性中心包含两个铁离子(图3)。

PsfC定点突变研究。作者通过晶体学研究和序列比对确定PsfC发挥脱羧功能的催化残基,这些残基有助于底物结合、金属结合,或在催化机制中发挥作用。

PsfC体外活性。体外实验证实通过经分离纯化的PsfC将2-Pmm转化为3-OBPn,但PsfC没有催化3-OBPn脱羧生成2-OPP。

PsfC推定的催化机制。推定的PsfC的催化机制如图式1所示,与分子氧反应后形成桥连的氢过氧化物-Fe(III)-Fe(III)复合物后启动氢原子转移(HAT)反应,途径A为自由基介导的脱羧反应,而途径B为基于碳正离子的脱羧反应。由于2-Pmm的两个亚甲基都可能发生HAT反应,作者经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HAT反应发生在C2位而非C4位。

PsfC属于含PHP结构域超家族成员。PsfC与水解PHP(polymerase and histidinol phosphatase, PHP)家族成员进化关系较远(图4)。

假单胞菌和链霉菌通过两条不同的途径生物合成磷霉素。本文作者鉴定假单胞菌中负责磷霉素生合成的关键酶PsfC,其催化2-Pmm氧化脱羧生成中间体3-OBPn,之后再经脱羧反应生成2-OPP。PsfC的活性中心存在两个铁离子并需要氧分子进行催化,作者通过结构和序列分析确定关键残基,并证明其在相关膦酸盐天然产物生合成中的功能,丰富对金属水解酶超家族的相关认识。

原文刊载于【遇见生物合成】公众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