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状蜂窝结构的单层二维材料研究进展

由于在电子学中的应用前景,其他二维材料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厚度降至单层时,二维材料有很多不同于单晶块体的独特性质。从黑磷出发,第Ⅴ主族的元素单层配比简单,存在扭曲蜂窝状和褶皱蜂窝状两种结构,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最后,文章展望了黑磷结构的二维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信息

褶皱状蜂窝结构的单层二维材料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puckered honeycomb monolayers

孟雨欣,赵漪凡,李绍春

物理学报. 2021,70 (14): 148101

doi:10.7498/aps.70.20210638

原文链接:http://wulixb.iphy.ac.cn/cn/article/doi/10.7498/aps.70.20210638

PDF:http://wulixb.iphy.ac.cn/fileWLXB/journal/article/wlxb/2021/14/PDF/14-20210638.pdf

文章导读

石墨烯的发现被认为有潜力应用于下一代电子学领域,它的载流子迁移率超过了单晶硅,但是其本征零带隙的特性阻碍了它在逻辑电路中的器件应用[1-4]。由于在电子学中的应用前景,其他二维材料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厚度降至单层时,二维材料有很多不同于单晶块体的独特性质。

黑磷是另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材料,结构为褶皱蜂窝状,不仅具有直接带隙,而且带隙大小随层厚可调。在加盖保护层的条件下,黑磷场效应管的迁移率可以高达6×103cm2/(V·s)[5-7]。但是黑磷暴露在空气中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降解,给器件的制备和使用带来困难。从黑磷出发,第Ⅴ主族的元素单层配比简单,存在扭曲蜂窝状和褶皱蜂窝状两种结构,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人们发现氮、砷、锑和铋都存在一种与黑磷类似的结构[8-10]。同时,Ⅳ-Ⅵ族二元化合物单层也具有和黑磷类似的结构,并且化学稳定性好,展现出独特的性质。

《物理学报》2021年第14期“特邀综述”栏目邀请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李绍春教授等,撰写了“褶皱状蜂窝结构的单层二维材料研究进展”一文,文章介绍了一些具有褶皱状蜂窝结构的材料,着重阐述了五种单元素二维材料(氮、磷、砷、锑、铋)的结构、合成和物理性质。包括高温高压下黑磷结构氮的首次合成[11],磷烯的合成和光电应用[12],砷烯的电学性质[13],锑烯的分子束外延生长[14],铋薄膜的生长和调控[15]。此外,还讨论了Ⅳ-Ⅵ族化合物、Ⅴ-Ⅴ族化合物等类黑磷二元二维材料,如SnSe,SnTe,GeSe等。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对称性,并表现出各种激发特性,如高载流子迁移率、广泛可调的带隙、面内各向异性和自发电极化,在热电[16]、压电[17]、铁电[18]等领域前景广阔。最后,文章展望了黑磷结构的二维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研究的推进,在二维“烯”中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有可能给纳米科技带来重大发展。

图1(a)黑磷结构氮的之字形和扶手椅形排列;(b)黑磷结构氮的晶格结构;(c)两层叠加的黑磷结构氮[8];(d)在WTe2上制备的单层黑磷相的锑烯的STM形貌图;(e)锑烯的原子分辨STM图像;(f)红色曲线为单层黑磷相的Sb的-2.5至+2.5V的STS谱,蓝色曲线为-2.0 —+1.0V的放大部分[14]

作者简介

李绍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1999 年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2004 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杜兰大学和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和研究教授。2012 年入职南京大学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和分子束外延(MBE) 技术研究原子尺度下的表面物理和化学。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为低维量子材料,包括利用范德瓦耳斯外延生长新奇的二维材料体系,并在实验上高精度表征其电子结构,力求寻找低维体系及其异质结构中的奇异物理性质。

参考文献

[1] Li L, Ye G, Tran V, Fei R, Chen G, Wang H, Wang J, Watanabe K, Taniguchi T, Yang L, Chen X, Zhang Y 2014Nat. Nanotechnol. 10 608

[2] Lin X, Lu J C, Shao Y, et al. 2017Nat. Mater. 16 717

[3] Niu X, Yi Y, Meng L, Shu H, Pu Y, Li X 2019J. Phys. Chem.C123 25775

[4] Schwierz F 2010Nat. Nanotechnol. 5 487

[5] Wang H, Yu L, Lee Y H, Shi Y, Hsu A, Chin M L, Li L J, Dubey M, Kong J, Palacios T 2012Nano Lett. 12 4674

[6] Radisavljevic B, Whitwick M B, Kis A 2011ACSNano5 9934

[7] Radisavljevic B, Radenovic A, Brivio J, Giacometti V, Kis A 2011Nat. Nanotechnol. 6 147

[8] Laniel D, Winkler B, Fedotenko T, Pakhomova A, Chariton S, Milman V, Prakapenka V, Dubrovinsky L, Dubrovinskaia N 2020 Phys.Rev. Lett. 124 216001

[9] Bridgman P W 1914J. Am. Chem. Soc. 36 1344

[10] Island J O, Steele G A, van der Zant H S J, Castellanos Gomez A 2015 2DMater. 2 011002

[11] Ji C, Adeleke A A, Yang L, et al. 2020Sci. Adv.6 eaba9206

[12] Li L, Yu Y, Ye G J, Ge Q, Ou X, Wu H, Feng D, Chen X H, Zhang Y 2014Nat. Nanotechnol.9 372

[13] Chen Y, Chen C, Kealhofer R, et al. 2018Adv. Mater. 30 1800754

[14] Shi Z Q, Li H, Yuan Q Q, Song Y H, Lü Y Y, Shi W, Jia Z Y, Gao L, Chen Y B, Zhu W, Li S C 2019Adv. Mater. 31 e1806130

[15] Kawakami N, Lin C L, Kawahara K, Kawai M, Arafune R, Takagi N 2017Phys. Rev. B96 205402

[16] Zhao L D, Lo S H, Zhang Y, Sun H, Tan G, Uher C, Wolverton C, Dravid V P, Kanatzidis M G 2014Nature508 373

[17] Fei R X, Li W B, Li J, Yang L 2015Appl. Phys. Lett. 107 173104

[18] Chang K, Liu J, Lin H, Wang N, Zhao K, Zhang A, Jin F, Zhong Y, Hu X, Duan W, Zhang Q, Fu L, Xue Q K, Chen X, Ji S H 2016Science353 274

原文刊载于【物理学报】公众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