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光催化是利用高度可持续的太阳能和地球上丰富的原料(如水、CO2等)生产替代绿色能源的一种极具前景的技术。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和制备是光催化应用的关键,而其活性主要受电荷分离和转移的控制。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策略,例如元素掺杂、缺陷工程、贵金属负载和异质结构建等,以改善电荷载流子分离。尤其是,Z 型异质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集中在模拟自然光合作用时增强电荷分离和转移。然而,太阳能到燃料的转换效率仍然非常温和,无法与传统燃料生产技术竞争。 因此,需要先进的策略来设计和制造具有高效的 Z 型异质结纳米复合材料,以通过改善电荷分离和转移来提高效率。成果速览
有鉴于此,黑龙江大学井立强教授联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唐军旺教授和吉林大学白福全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制造级联 Z 型异质结材料的通用策略:1)选择 g-C3N4用于还原半反应 (PS I),因为它具有固有的 2D 结构,易于实现 g-C3N4纳米片 (CN) 的可控制造并最小化电荷载流子的扩散距离抑制电荷重组;2)选择2D-BiVO4纳米片选择氧化半反应(PS II)。通过将 2D-BiVO4纳米片 (BVNS) 与 CN 结合,实现了高效的 Z 型异质结。
要点解读
要点一 在没有任何助催化剂的情况下,优化的5T-15CN/BVNS 异质结纳米复合材料对 CO2光还原和纯水分解都表现出卓越的光催化活性。 与先进的 BiVO4纳米片光催化剂相比, 5T-15CN/BVNS 异质结在没有任何助催化剂和昂贵的牺牲剂的情况下CO2还原的性能提高了近 20 倍,甚至优于其他含贵金属的 Z 型异质结系统。同时,与可见光下的 15CN/BVNS 相比,5T-15CN/BVNS 异质结纳米复合材料的整体水分解光催化活性也提高了约 4 倍。文献信息
Ji Bian, et al, Energy Platform for Directed Charge Transfer in the Cascade Z-Scheme Heterojunction: CO2 Photoreduction without a Cocatalyst, Angew. Chem. Int. Ed., 2021. DOI: 10.1002/anie.202106929.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106929
原文刊载于【催化开天地】公众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