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化科院本科生徐静宜第一作者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据了解,徐静宜同学热爱科研,执著进取,自大一就进入实验室学习。当被问及她做科研的意义时,徐静宜同学表示:一方面科研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自己也享受这种学习与思考的过程。

日前,据ESI数据库显示,由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生徐静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Fabrication of porous Na3V2(PO4)3/reduced graphene oxide hollow spheres with enhanced sodium storage performance”过去一年内被引用33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该文章于2020年5月1日在影响因子为8.128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发表,指导教师为化科院周小四教授。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在科研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用论文的又一次优秀实践。

据了解,徐静宜同学热爱科研,执著进取,自大一就进入实验室学习。在周小四教授的指导下,她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显著提升。在研究过程中,徐静宜同学积极查阅大量文献,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探索和刻苦钻研,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创新性地提出了解决钠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倍率性能不佳难题的有效方法。

当被问及她做科研的意义时,徐静宜同学表示:一方面科研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自己也享受这种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另一方面,自己也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为解决二次电池的现存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